來源:長江商報

3億無人機大單,重要關鍵信息祕而不宣,前實控人趁機高位套現,永悅科技(603879.SH)種種謎團仍然未解。

2023年8月27日,永悅科技宣佈與河南平輿縣一家縣屬國企簽署5000臺無人機銷售合同。

公告一出,輿論譁然,各種不解、猜疑爭相湧現。監管出手,永悅科技心不甘情不願地披露,上述合同的補充協議沒有披露。江蘇9月18日,江蘇證監局對永悅科技及其實際控制人陳翔出具警示函。

但圍繞3億無人機合同的謎團並未解開。這份合同是否爲虛假合同?平輿縣屬國企爲何參與其中,從中獲得了哪些利益?永悅科技爲何要籤一份無法履行的合同?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2023年7月25日至8月29日,永悅科技股價起飛後,前實際控制人付秀珍通過減持套現了8300萬元。

永悅科技是否在配合付秀珍減持拉抬股價?永悅科技爲何要配合付秀珍減持?系列疑問仍然難解。

一份無法履行的鉅額合同

永悅科技披露的銷售合同,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無法履行。

根據公告,8月27日,永悅科技全資子公司鹽城永悅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悅智能”)與平輿縣暢達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暢達公司”)簽訂《銷售合同》,標的爲5000臺無人機,合同金額爲3億元,每臺6萬元。

這份合同異常明顯。合同約定, 2024 年 3 月前交付無人機,但並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是合同簽署後10個工作日內付款6000萬元,合同簽署後1個月內付款2.4億元。

合同雙方履約能力也存在疑問。2022年2月,永悅科技出資2500萬元成立永悅智能,開展無人機、無人車、智能機器人等技術的研發與生產。2022年,公司無人飛行器收入爲5.49萬元,今年上半年也只有299萬元。永悅智能是否具備5000臺無人機交付能力?該公司成立時間較短,生產的無人機有何突出之處,被這家地處偏遠的小縣城國企看中?2022年,永悅智能研發投入882萬元,研發人員23名。

再來看採購方。平輿暢達成立於2017年7月17日,註冊資本3000萬元,是平輿縣交通局全資控股的國有獨資公司,也是平輿機場的運營管理公司。平輿機場總投資規模爲2.47億元,2018年開工,2020年因資金問題停工。

機場建設缺錢停工,暢達公司還能拿出3億元買無人機嗎?況且,無人機維修保養、保險費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且需要配備相應的機手。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平輿縣是河南最後一批摘掉貧困縣帽子,《平輿縣2023年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大;產業層次低、結構不合理;城鎮化水平低,城鄉差距較大等。

平輿縣政府方面人士曾針對3億無人機合同表示,基本確定3億元採購無人機協議不能履行,平輿縣財政、國資、交通等系統均無3億元大額預算支出。

那麼,暢達公司有何底氣參與簽訂這份合同呢?

永悅科技選擇性遺忘了一份十分重要的《補充協議》,且在媒體報道澄清公告中仍然不披露這份協議,直至監管介入。

原來,《補充協議》有一項關鍵內容,即暢達收到河南省駐馬店市政府下發的公文,公文內容須有明確指示將駐馬店全市(九縣一區)農業未來8年統防統治專項資金統一委託給暢達公司開展統防統治工作。

顯然,駐馬店市政府是不可能下發這樣的一份公文。暢達公司只是一家縣屬企業,成立時間不長、實力不強,政府不會放心將全市農業未來8年統防統治工作交給其開展。況且,市級及下轄縣區均設有同樣的部門開展這項工作。

毫無疑問,即便沒有輿論關注,3億無人機合同也是不可能履行的。

9月18日,永悅科技披露,9月14日,上述合同解除。

股價提前翻倍前實控人套現

3億無人機合同風波背後,永悅科技前實際控制人付秀珍笑了。

永悅科技於2017年6月14日登陸上交所,上市之初,傅文昌家族成員傅文昌、付水法、付秀珍及付文英直接合計持有永悅科技股份數量約爲1.03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6.8304%。

2020年11月,傅文昌、付水法及付文英和公司持股5%以上非第一大股東陳志山與江蘇華英企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華英”)簽訂股份轉讓協議,前者合計將4781.50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7.1141%)轉讓給江蘇華英,轉讓價格爲12.8852元/股,交易總價款約爲6.16億元。其中,傅文昌家族套現4.95億元。

與此同時,傅文昌家族放棄所持股份的表決權,永悅科技控股股東變更爲江蘇華英,陳翔成爲實際控制人。

今年6月,傅文昌及其一致行動人付水法又將所持永悅科技2160.72萬股股份轉讓給北京合易盈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盈通豐澤三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轉讓價格爲5.89元/股,總價款爲1.27億元。

今年7月3日,永悅科技披露,付秀珍計劃清倉式減持。8月29日晚間,永悅科技披露,從7月25日至8月29日,付秀珍減持了3%股權,減持價格區間7—9.4元/股,套現8322.13萬元。

付秀珍是高位減持。2023年6月20日至8月18日,永悅科技股價從5.88元/股漲至11.49元/股,區間漲幅爲95.41%,基本上翻倍上漲。

市場好奇的是,永悅科技的股價大漲與付秀珍高位減持,二者究竟有沒有關聯?難道純屬巧合?

8月30日至9月22日,永悅科技股價從9.82元/股跌至7.02元/股,跌幅爲28.51%。當然,股價跌幅較大與上述合同備受質疑及終止有關。

有市場人士質疑稱,永悅科技股價大漲,是永悅科技與暢達公司演雙簧,拉抬股價,配合付秀珍減持,進行變相利益輸送。傅文昌家族系列減持後,其合計持股比例與江蘇華英的持股比例仍然較爲接近。傅文昌家族減持退出,有利於陳翔鞏固其控制權。至於股價先於3億元合同簽訂大漲,可能是消息提前泄漏,合同故意遲籤。

永悅科技披露上述合同後,股價就開始持續下跌。

對此質疑 ,長江商報記者向永悅科技發去了採訪函,截至發稿時止,未獲得回覆。

暢達公司的謎團難解

江蘇證監局對永悅科技及陳翔採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而合同的另一方暢達公司似乎逃離了監管。

市場一直不能理解的是,一家縣屬國企,爲何要參與到永悅科技的這場資本局中。暢達公司是否與永悅科技及陳翔有某種關聯?

有投資者稱,永悅科技與暢達公司簽訂的3億無人機合同可能部分真實,在款項支付履行方面可能會有“變通”。

永悅科技傳統主業爲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但經營業績不佳。2019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從6.08億元下降至2.96億元,連續四年下降,同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分別爲0.24億元、0.06億元、0.06億元、-0.40億元,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爲0.16億元、-0.07億元、0.01億元、-0.41億元。

2022年,永悅科技陷入虧損,2023年上半年,其淨利潤爲-0.18億元,仍然虧損。

無人機業務是陳翔打造的第二增長點,也是公司突圍的突破口,成爲其重要的轉型方向。公司稱,寄望向無人科技產業方向進行拓展和探尋,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和發展動能,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公司多元化發展。

2023年8月9日,永悅科技披露,向永悅智能增資1.88億元,增資後註冊資本增至2.13億元。

從這些信息看,永悅科技打算大力發展無人機產業。

上述投資者稱,平輿縣計劃通過招商引資方式引進永悅智能,並給予一定的優惠條件,永悅科技提出的條件是向當地銷售5000臺無人機,購買無人機的價款無需支付,當地以土地、政策等方式變相支付。這也是暢達公司出面簽訂無人機採購合同的原因。

對於這一猜測,長江商報記者向永悅科技發去了採訪函,也未獲得明確回覆。

3億無人機合同背後,究竟隱藏了哪些貓膩,爲何不能大白於天下?諸多謎團,仍然待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