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研究總監  李鋼

英國央行9月例會意外維持基準利率在5.25%不變,這是該行在連續第14次加息後的首次暫停加息,如果通脹壓力更加持續,未來存在再次加息的可能。對於此次暫停加息,英央行內部存在較大的分歧,最新的通脹降溫和經濟增速放緩是央行維穩利率的關鍵,但國際能源價格上漲跡象可能是通脹趨勢不穩定因素,這是英國再次加息窗口。從外部來看,主要發達國家結束加息週期的意願比較清晰,包括美聯儲暫停加息是英央行參考,英國需要相對沒那麼緊張的利率環境以降低內外資本利差。當然以上因素表面來看比較合理,但深究之下卻存在較大疑惑,英央行暫停加息是否適宜仍需慎重評估。

首先,英國通脹雖然較預期更低,但相較歐美等主要國家仍維持在高位,且較英央行目標水平尚有較大差距,沙特和俄羅斯石油減產的背景下,全球石油供需矛盾勢必存在變數,顯然這是英國繼續加息的理由。加之市場炒作天然氣和汽車行業罷工導致能源投機性上漲,未來英國通脹可能較預期更爲頑固。因而,英央行在判斷通脹前景之時,更應基於真實的供需前景預測,尤其是要清晰認知是誰在掌控能源價格,是供需大國還是資本大國?如果英央行能夠調和未來兩者對油價的博弈,那麼英央行對通脹的調控能力才能與貨幣政策訴求相匹配。

其次,從經濟層面來看,當前英國經濟雖然表現出一定增長放緩跡象,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PMI數值下滑,消費和投資需求收縮,但這難道不是英央行計劃之中的選擇嗎?強如美國也不能在毫不動搖經濟增長的基礎上降低通脹,何況英國今年經濟並未出現市場預期的衰退,英鎊的強勢也體現了市場對英國經濟的信心。如果給英央行以經濟不穩爲理由暫停加息補充個更加令人信服的註釋,只能說英央行當下在犧牲經濟的同時並沒有見到通脹快速回落,因而未來不想再以犧牲經濟來抑制通脹。相較於經濟風險,實質上英國的金融風險可能是央行不再敢於持續加息的關鍵。畢竟在美聯儲不斷加息的氛圍下,美元迴流美國比較明朗,而隨着美聯儲結束加息週期臨近,市場對美元資產的投資熱情將進一步提升,這將擠佔英鎊資產的投資地位,英央行對利率的擺佈可能是支持英鎊資產價格的考量。

最後,英國置身歐洲大陸之外的地域格局是英央行利益選擇側重,但這一選擇是否適宜英國國際地位提升尚難預料。自英國脫歐後,其利益關聯更多在全球視角謀求最大化和強化主導權,其中英美合作是重點。在美聯儲暫停加息後,英央行選擇隨從調整政策是爲美元和英鎊協作準備,其背後意圖可能在於削弱歐元在歐洲的地位,進而英鎊取而代之。但所謂政治博弈的遠交近攻可能存在難以預料的風險,脣亡齒寒對當下的歐洲並非杞人憂天。畢竟德國當前經濟自顧不暇,其對歐洲的帶動作用下降可能侵蝕英國利益。特別是英國當前的經濟和金融實力在歐洲並不具備統治力,在歐央行繼續加息的環境下,英央行釋放鴿派信號並不會對實際的歐元區融資環境有幫助。

綜上所述,當前英央行暫停加息所明示的理由存在較大疑惑,市場對未來政策的爭論可能加劇英鎊及資產動盪。未來應繼續關注英央行對外表態,預計第四季度其仍有加息可能。預計英鎊120-1.30美元是短中期波動中樞,未來趨勢指向有待明確,美元貶值調整可能是英鎊升值不得已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