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25日電 (陳俊明)寒武紀遭創投股東集體“清倉”,累計套現超66億元。25日午間,“V觀財報”(微信號ID:VG-View)多次嘗試就股東減持、未來盈利計劃等致電寒武紀,但均無法接通。

創投股東套現超66億

9月22日晚間,寒武紀公告披露,收到股東國投創業基金出具的《關於減持計劃時間屆滿暨減持結果告知函》,國投創業基金減持7398690股,減持比例1.7760%,股份來源爲IPO前取得,減持方式包括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減持總金額約14.82億元。

  目前,國投創業基金僅持有該公司1176股,持股比例降至0.0003%,這意味着該股東已經幾乎“清倉”了寒武紀。 國投創業基金幾乎清倉(來源:公司公告 下同)

此前在8月25日晚間,寒武紀披露,收到股東古生代創投出具的《關於股份減持計劃完成暨減持結果的告知函》,古生代創投減持5975376股,減持比例1.4343%,股份來源爲IPO前取得,減持總金額約10.72億元。

減持完成後,古生代創投持股數量降至0股,正式“清倉”寒武紀。

古生代創投已經清倉

6月8日晚間,寒武紀披露,收到股東南京招銀、湖北招銀出具的《關於減持計劃完成暨減持結果告知函》,南京招銀減持3114627股,減持比例0.78%,減持總金額3.88億元;湖北招銀減持1539549股,減持比例0.38%,減持總金額1.91億元。兩大股東持股股份來源均爲IPO前取得。

南京招銀、湖北招銀的普通合夥人暨執行事務合夥人的控股股東爲招銀國際資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目前,南京招銀、湖北招銀持股數量均爲0股,同樣“清倉”了寒武紀。

南京招銀、湖北招銀已清倉

上述四大創投股東此輪合計套現達31.33億元。

據“V觀財報”梳理,自從寒武紀IPO前取得的股份在2021年7月20日上市流通後,各大機構就已經開始了減持。

2021年7月22日、7月29日、9月17日,寒武紀的創投股東古生代創投、智科勝訊、寧波瀚高、國投創業基金、南京招銀、湖北招銀相繼拋出減持計劃。

該輪減持中,古生代創投和智科勝訊(二者構成一致行動關係)分別套現3.81億元和3.29億元;寧波瀚高套現5.95億元;南京招銀、湖北招銀分別套現1.73億元和0.88億元。合計套現15.66億元。

隨後在2022年的又一輪減持中,南京招銀、湖北招銀分別套現2.17億元和1.09億元;寧波瀚高套現1.29億元。合計套現4.55億元。

時間來到2023年,寒武紀因踏中AI、ChatGPT等概念風口,股價從不足70元大漲至270元高位,創投股東也加緊減持步伐。

2023年2月,南京招銀、湖北招銀分別套現2.81億元和1.41億元;3月中旬,古生代創投、寧波瀚高、國投創業基金分別套現3.61億元、2.25億元和4.67億元。合計套現14.75億元。可以看到的是,此次減持後,寧波瀚高持股已爲0。

寧波瀚高已清倉

直至6月初至9月末,寒武紀上述創投股東揮出最後一刀,清倉持股。按此計算,創投股東自2021年7月20日以來,累計套現金額達66.29億元。

上市以來虧超30億

與創投股東賺得盆滿鉢滿有着鮮明對比的,是寒武紀的業績。

2020年中旬,寒武紀頭頂“AI芯片第一股”光環登陸科創板,而上市以來該股持續虧損。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淨利潤分別爲-4.35億元、-8.30億元、-13.25億元和-5.60億元,上市以來合計虧損31.5億元。

另外在2017年至2019年期間,寒武紀也分別虧損了3.81億元、0.41億元和11.79億元,上市前的三年已虧超16億元。

資料顯示,寒武紀註冊地爲北京市海淀區,主營業務是各類雲服務器、邊緣計算設備、終端設備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主要產品爲雲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訓練整機、邊緣智能芯片及加速卡、終端智能處理器IP以及上述產品的配套軟件開發平臺。公司實際控制人爲陳天石。

對於連年大幅虧損,寒武紀屢次提到研發投入。W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期間,寒武紀研發支出累計超過45億元。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研發投入的營收佔比高達421.56%。

另外,在連續虧損下,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營收還同比收縮33.37%至1.14億元。該公司稱,受供應鏈影響,公司調整銷售策略,優先服務毛利較高、信用較好的客戶,造成了本期營業收入有所下降。

在缺乏造血能力且持續失血的情況下,爲了維持正常運營,寒武紀將目光投向了“外部輸血”。

據寒武紀公告披露,該公司2020年首次公開發行募資淨額爲24.98億元;2022年定增再次募資16.49億元,兩次募資合計超40億元。截至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仍有現金餘額19.7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8月30日晚間,寒武紀拋出一份3000萬元-5000萬元的回購方案。截至9月4日晚間,該公司披露進展稱,尚未實施股份回購。

二級市場上,截至9月25日收盤,寒武紀跌3.34%,報126.13元/股,股價較年內高位已經腰斬不止,總市值525億元。(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