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政協網

9月23日,在“應對新需求新挑戰 共建新格局新未來”2023(第五屆)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標準化論壇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祕書長姜維分析指出,當前,中國鋼鐵在裝備、技術、產品等硬實力上已經具有世界一流能力,但在標準支撐作用和引領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未來,鋼鐵行業標準化工作應繼續發揮標準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以《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爲根本遵循,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着力解決問題短板,深入落實四個轉變,重點把握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和國際化,推動鋼鐵行業標準化工作再上新臺階,爲我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要有高質量就必須先有高標準。”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表示,中國標準制度型開放可以劃分爲兩個階段:一是中國標準對內開放,即中國標準實行雙軌制,目的是實現中國標準市場化;二是中國標準對外的開放,即中國標準制度型開放,目的是實現中國標準的國際化。中國標準制度型開放的實現路徑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二是推動中國標準向全球最先進標準升級,三是推動中國最先進標準國際化引領,實現爲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張曉剛提出,中國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最終追求和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應通過高質量轉型,培養出一批全球公認、能夠站在世界產業鏈價值鏈頂端的世界一流企業來實現。

如何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張曉剛認爲,需要具備六個基本條件,或者說有六個方面的努力方向。一是引領全球科技創新,二是引領全球管理創新,三是在全球規則制定中起主導作用,四是在承擔全球社會責任中起引領作用,五是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六是有穩定的資本回報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