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大方向賦能遊戲新跑道!文末附上產業機會。

行業紅利消退,仍存在結構性機會:隨着手遊紅利及疫情紅利的消退,中國遊戲行業或階段性進入穩態增長階段。儘管國內遊戲市場呈現顯著的頭部競爭格局,行業仍保持很大活力,不斷有中小廠商精耕細分賽道,憑藉優秀作品突出重圍,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佔據一席之地。我們認爲中國遊戲行業仍然存在結構性機會 

版號稀缺推動精品化進程,長線運營重要性凸顯

目前,發放的版號數量相較於 2017 年(全年超過 9000 款)有顯著下降,版號仍是相對稀缺資源。由於遊戲版號的收緊,遊戲廠商紛紛調整研發策略, 更專注於高質量遊戲產品的研發,推動遊戲行業精品化進程。

國遊戲行業呈現明顯的頭部化格局。

中國上市遊戲公司中,按 2022 年遊戲收入計,騰訊和網易爲絕對頭部,收入分別爲人民幣 1707 億元和 825 億元,佔比分別爲 49.0%和 23.7%,合計佔比超 7 成。2023 年 7 月前 10 流水手遊中,騰訊和網易佔據 6 個席位。 

一遊戲市場:遊戲供給端保持平穩,市場復甦趨勢明顯

2023 年以來遊戲行業版號供給正常。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署發佈的遊戲版號發放數據來看,2023 年遊戲版號發放量保持平穩,1-7 月國產遊戲版號每月發放量均保持在 80 個以上。在經歷 2021-2022 年的部分月份遊戲版號停發後,2023 年遊戲版號發放節奏有望保持平穩,增添遊戲供給端穩定性。  

遊戲市場景氣度持續回升。從國內遊戲市場景氣度情況看,2023年第二季度國內遊戲市場銷售收入達768億元,同比增長12%,環比增長14%。2022年受宏觀環境影響,遊戲新品減少&用戶付費意願下降等因素導致三四季度遊戲市場銷售收入減少後,2023年遊戲市場銷售收入回升,證明了行業景氣度正在持續改善。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移動端市場遊戲收入達580億元,佔遊戲市場的76%,移動端仍是遊戲市場的大頭。

優質遊戲供給增加,行業整體往優質化發展。從遊戲市場供給特點看,2023 年有多款優質遊戲推出,其中不乏像騰訊重點推出的《無畏契約》、《命運方舟》和網易推出的手遊版《逆水寒》等重點大作,凸顯遊戲市場整體進一步向優質化發展,並期待部分重點大作給市場帶來的額外增量。二、微信小遊戲持續放量,以休閒類遊戲爲主

小程序遊戲持續放量,在遊戲市場中佔比提升。2023 年 H1 微信小遊戲在投數量近一萬款, 環比增長 26%。雖然相比手遊 1.5 萬的投放量仍有差距,但微信小程序具有用戶基數廣、投入成本低等特點,數量保持穩定增長。同時微信小程序投放公司達 1000 家,主要系微信小遊戲製作門檻較低,新進入者較多。 

微信小遊戲特點是輕度化、玩法門檻低。從2023年6月微信小遊戲活躍用戶數TOP10看,遊戲主流仍以卡牌、模擬經營、塔防和棋類等休閒遊戲爲主,和目前手遊逐漸重研發、玩法深度化的趨勢形成差異。我們認爲微信小遊戲投入成本小、玩法門檻低的優勢能夠與手遊形成差異化競爭,在遊戲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三、AI 賦能遊戲,有望成爲新型競爭力

AIGC 技術可爲遊戲賦能,應用於遊戲的研發和運營各階段。AI 技術在遊戲研發階段可以變革遊戲生產力工具,用於美術設計、內容設計和玩法設計等各個美術資源生成環節;並可用於平衡測試、跑圖測試等測試環節,降低研發成本、提高研發效率。同時在遊戲運營階段, AI 技術可以智能化NPC、匹配平衡等環節,提升玩家遊戲體驗。

AI 技術可對遊戲賦能。整體來看,AIGC在遊戲行業中目前仍以輔助爲主。AIGC在2D內容生成方面已展現出較好效果,能夠快速生成大量素材,減少重複性勞動,在特定場景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效率,但在3D內容生成方面仍有待突破,目前,在整個遊戲生產環節中還難以實現規模化的AI替代人工。我們認爲,短時間內,人工仍將佔據主導地位,負責對AIGC的修改調優,AIGC的增效意義大於降本。而長期來看,3D生成內容的突破或將對遊戲行業產生變革性的影響。

四  遊戲出海加速,海外市場成爲重要增量

相比於國內市場,遊戲出海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以及無版號限制等優勢。隨着國內行業監管環境的變化,出海已成爲中國遊戲廠商核心戰略,遊戲產品全球發行已成常態。我們認爲中國遊戲廠商有望憑藉其豐富的研發和運營經驗,受益於全球遊戲行業移動化趨勢以及新興市場行業紅利。根據 Newzoo 數據,2022 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爲 1829 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爲 440 億美元,佔比 24%,海外市場佔比 76%,海外市場規模爲中國的三倍。按地區來看,美國、中國、日本爲全球前三大遊戲市場,市場規模佔比分別爲 25%、24%和 11%;隨後爲德英法加意等歐美國家。中國遊戲廠商主要出海地區與全球地區市場份額類似,美日韓德英爲中國遊戲出海前五大地區,合計貢獻佔比 63%。隨着中國遊戲出海市場拓展,來自其他地區的收入佔比呈現逐漸上升趨勢。

近年來,中國自研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增速持續高於國內市場,自研出海收入佔國內市場收入比例已從2018年的30%提升至2022年的44%,海外業務已成爲中國廠商重要增量。在國內市場增長放緩及國內廠商加速出海的背景下,自研遊戲海外收入貢獻份額或仍將加速提升。

遊戲板塊:騰訊、網易、吉比特、愷英網絡;三七互娛、愷英網絡、吉比特、寶通科技世紀華通、盛天網絡、姚記科技、巨人網絡、名臣健康 藍色光標 等

德通四海,邦贏天下。德邦證券,您的投資好管家。點擊此鏈接3分鐘線上開戶

。可領取熱門炒股指標。

重點提示:任何邏輯,均需要結合大市和個股走勢選擇入場和賣出時機。牢記一句話,追漲易被割,低吸更安全,謹防高潮之後的退潮期。風險提示:  娛樂消費復甦不及預期,人工智能國內發展進度不及預期

參考資料:海通證券_國慶檔臨近關注影視板塊,遊戲板塊低估值價值凸顯 2023-09-18 ;首創證券_傳媒行業簡評報告:中秋國慶有望促進文娛消費,遊戲行業顯著回暖2023-09-22;浦銀國際_中國遊戲行業:“冷卻期”與“熱風口”2023-09-12;源達信息_傳媒行業專題研究系列一:遊戲市場復甦趨勢明顯,AI技術賦能行業2023-09-01;本公司對信息的準確性或者完整性不做出任何保證,不構成投資建議。本公司及與本公司有關聯的任何個人,均不會承擔因閱讀和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任何損失及其產生的法律責任。白鶴玲 投顧資格證編號:S01206220800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