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完成對全球領先鋰電池材料企業貝特瑞旗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業務的併購,與貝特瑞合資組建常州鋰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常州鋰源”),正式切入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業務後,龍蟠科技(603906)經營業績一度大幅飆漲。

然而伴隨正極材料市場景氣度下行,該公司今年上半年也報出虧損,當前股價較年初高點已經腰斬。

不過市場波動並未影響龍蟠科技佈局正極材料市場的步伐。9月27日晚間該公司公告,常州鋰源與LG Energy Solution, Ltd.(下稱“LGES”)於9月26日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備忘錄約定,雙方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或利用PT. LBM ENERGI BARU INDONESIA(下稱“印尼鋰源”)作爲合資公司,在印尼運營一家正極材料工廠。

LGES成立於2020年12月1日,主要業務地址爲韓國首爾永登浦區汝矣島路108號,提供從電池、組件、BMS、電池Pack的研發到技術支持以及所有與汽車電池相關的產品事業組合,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之一。

公告稱,通過簽署此次備忘錄,進一步加強雙方上下游配套,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發揮各自優勢,共同促進正極材料工廠的順利運營,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和價值鏈。

早在2021年涉足磷酸鐵鋰市場之初,龍蟠科技就啓動了在印尼的佈局。

當年11月公告顯示,常州鋰源擬與STELLAR INVESTMENT PTE. LTD.在印尼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在中蘇拉威西省莫羅瓦利縣莫羅瓦利工業園(IMIP)內投資開發建設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約爲2.35億美元,常州鋰源持有合資公司 70%股權。

彼時對於交易所對公司大手筆海外投資必要性的問詢,龍蟠科技就表示,2021年以來,已有LG、現代、特斯拉等國外新能源汽車及鋰離子電池生產企業計劃在印度尼西亞投資建廠,但全球磷酸鐵鋰的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海外磷酸鐵鋰產能建設較少,缺乏規模性的生產產能。公司在國內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基地主要向國內客戶供貨,本次在海外建設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工廠主要是爲了更好地爲海外客戶配套。

2023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行業面臨下游需求增速放緩和產業鏈去庫存壓力背景下,龍蟠科技出現了6.54億元的虧損。

不過上半年,受海外車企需求持續放量影響,國內磷酸鐵鋰產業加速出海。龍蟠科技也重視海外市場開發,不斷推進日本、韓國、美國等十餘家海外客戶的拓展進度,已陸續進入了樣品小試、中試、小批量訂單、客戶審廠及通過合格供應商認證等階段。

此外,龍蟠科技繼續推進了磷酸鐵、碳酸鋰等原材料的產能建設,業務逐步向正極材料上游領域延伸。該公司山東鋰源磷酸鐵鋰和磷酸鐵項目、湖北鋰源一期磷酸鐵鋰和磷酸鐵項目、三金鋰電三元前驅體項目、宜豐時代碳酸鋰項目以及印尼鋰源一期磷酸鐵鋰項目,均按計劃進行項目建設。

半年報中龍蟠科技就表示,隨着印度尼西亞工廠的建設,公司致力於成爲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部署和擴大產能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製造商,這也將有助於滿足海外客戶對於產品的規範與要求,優先搶佔國際市場份額,鞏固公司在全球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行業的市場地位。

對於本次常州鋰源與LGES簽署諒解備忘錄,龍蟠科技認爲符合國家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政策及公司中長期的戰略發展規劃,是公司拓寬海外市場的重要舉措,順應了全球市場產業政策的變化趨勢,有利於把握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雖然本次簽署諒解備忘錄對公司2023年報告期的營業收入淨利潤不會構成重大影響。但龍蟠科技認爲,通過進一步整合雙方在原材料、技術與市場渠道等方面的優勢,有利於雙方在新能源鋰電材料原材料供應、產品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鋰電材料產業鏈,同時有利於公司更好地滿足現有客戶和未來潛在客戶的需求,提升公司在鋰電材料領域的市場競爭力,擴大產品市場佔有率,提升公司行業地位。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