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發佈2023半年報:23H1實現營收68.85億元,同比+6.05%,歸母淨利6.47億元,同比-40.03%,扣非歸母淨利5.62億元,同比-43.95%。其中,23Q2實現營收37.54億元,同比+9.48%,歸母淨利5.35億元,同比-4.06%,扣非歸母淨利4.97億元,同比-4.13%。23H1實現毛利率20.66%,同比-9.74pct,淨利率9.48%,同比7.19pct,其中Q2毛利率26.7%,同比-0.12pct、環比+13.28pct。

浮法玻璃Q2盈利修復明顯:

23H1公司優質浮法玻璃原片營收41.24億元,同比減少21.4%。銷量方面,23H1公司生產各種優質浮法玻璃原片5691萬重箱,同比+354萬重箱;銷量5369萬重箱,同比+269萬重箱。根據卓創資訊數據,23Q2全國浮法玻璃價格爲2057元/噸,同比+5.2%、環比+18.4%;同時,23Q2全國重質純鹼市場價爲2490元/噸,同比-11.4%,環比-10.4%,石油焦價格同比-49.1%,環比-29%。價格環比回升、成本壓力明顯緩解的情況下,我們預計公司浮法玻璃23Q2毛利率、單重箱淨利環比回升幅度較大,23Q2公司整體毛利率環比+13.28pct。

多元化佈局,光伏玻璃產能增長突出:

(1)23H1公司節能建築玻璃營收12.84億元,同比+8%;(2)其他功能玻璃營收13.75億元,收入佔比達20.2%、2022年全年同口徑收入佔比爲14.1%,佔比明顯提升,預計主因系光伏玻璃產能釋放。截至2023年9月,公司有5條光伏玻璃生產線(郴州1線、郴州2線、漳州1線於2023年1月投產、寧海1線於2023年6月投產、漳州2線於2023年7月投產),目前光伏玻璃在產產能爲5800T/D。考慮到點火時間,我們預計寧海1線、漳州2線在23H1貢獻產量偏低,下半年邊際新增產量彈性較大。盈利能力方面,23Q2天然氣、純鹼採購成本回落,而價格環比保持穩定,根據卓創資訊數據,3.2mm鍍膜玻璃23Q2均價環比僅回落1.3%,我們預計光伏玻璃盈利能力環比提升;(3)電子玻璃方面,23H1醴陵電子收入1.76億元,同比+60%,淨利潤0.2億元。產線商業化運營後業績逐步釋放,2022年醴陵電子淨利潤爲0.55億元,同比實現扭虧爲盈,2022年10月公司擬分拆電子玻璃至創業板上市;(4)藥用玻璃方面,23H1福建藥玻收入0.25億元,同比+201%,淨利潤-0.14億元。

竣工韌性+保交樓持續,玻璃金九銀十仍然可期:

7月以來玻璃連續去庫,除河北、湖北集散地外其他省份去庫幅度同樣較高。根據卓創資訊數據,截至8月31日,重點監測省份生產企業庫存4209萬重箱,較6月末下降1105萬重箱,下降幅度達20.8%,價格方面,截至8月31日,全國浮法玻璃均價2085元/噸,較6月末上漲124元/噸。去庫主因系:①下游深加工廠訂單回暖,存在補貨需求,原片廠庫存較爲可控的情況下,8月需求增量較明顯,大型加工廠訂單較爲飽滿。截至8月中旬,深加工企業訂單天數20.1天,較7月+2.8天,環比+16.18%。從其他省份(非河北、湖北)去庫較多可看出,本輪下游需求真實改善;②供給溫和復產,22年6月23日到年末合計冷修34條產線,而2023年至今冷修復產24條、冷修15條。

投資建議:①竣工韌性+保交樓持續,玻璃金九銀十仍然可期,公司浮法玻璃原片成本、管理優勢領先行業;②多元化佈局蓄力成長,光伏玻璃有望成爲新增長極;③純鹼伴隨投產節奏、價格走低,成本壓力緩解。我們預計公司2023-2025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8.5、24.31、29.05億元,現價對應動態PE分別爲12、9、8X。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竣工需求不及預期;原材料、燃料價格波動;產能投產不及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