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新希望虧損收窄主要歸因於原材料價格下滑和成本控制

《投資時報》研究員  殷玉佳

自2021年1月達到36.75元/公斤頂峯後,豬價下行已持續兩年多時間。在此期間,豬肉價格雖經歷多次探底,但目前仍看不到明顯的產能出清跡象。虧損是上市豬企近兩年來繞不開的話題。

在此情況下,行業頭部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希望,000876.SZ)亦難逃趨勢。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在營收實現增長的情況下淨利潤均爲虧損。

值得關注的是,日前該公司還收到來自深交所的監管函。函件顯示,由於公司業績預告披露不準確,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相關規定,新希望被深交所責令整改。據悉,該公司2022年業績預告及年報中披露的預計淨利潤與經審計淨利潤金額差異較大,前後虧損差值達三倍。

從二級市場股價表現來看,2021年1月初至今年9月27日,該公司股價震盪後一路狂跌至底部,隨後便進入一個時限未明的超長築底期,其間最高股價達28.20元/股,最低時觸底10.66元/股,最大回撤爲62.20%。截至9月27日,該公司股價報收11.17元/股。

此外,由於新希望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根據證監會發布的股東及董監高減持新規,該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減持可能受限。

新希望2021年1月初至2023年9月末股價走勢

成本控制是關鍵  

2023年上半年,新希望實現營業收入694.5億元,同比增長11.4%;歸母淨利潤虧損29.8億元,同比縮減27.95%。從單季度財務表現來看,第二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5.5億元,同比上升8.3%,歸母淨利潤虧損13.0元,同比擴大2.9%。

從業務端來看,新希望目前的主營業務包括飼料、白羽肉禽、養豬、食品四大業務。四大業務由不同的經營單元運營,相互之間又有高度的協同性,如飼料業務可以滿足禽類和養豬業務的原料需求,養豬業務和禽類業務可以滿足下游的食品業務。

飼料業務始終是公司營收的中流砥柱。從國內市場佔有率來看,該公司飼料業務在國內飼料行業多年保持規模第一。今年上半年,公司飼料單噸盈利提升。具體來看,外銷飼料達1028萬噸,同比增長3%,歸母淨利潤實現7億元,同比增長30%。分品種看,豬料外銷量298萬噸,同比增長13%;禽料外銷量629萬噸,同比持平;水產料銷量72萬噸,同比下降3%。

整體來看,新希望上半年虧損收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生豬養殖成本持續降低。據半年報披露,該公司共銷售種豬、仔豬90.58萬頭,肥豬808.82萬頭,合計達899.40萬頭,同比上升31.33%;實現營業收入106.32億元,同比增長37%;歸母淨利潤虧損33.8億元,同比減虧12億元。而虧損減少主要得益於生豬養殖業務的成本改善。第二季度,該公司在營場線的出欄肥豬成本降低至16.6元/公斤,較一季度環比下降0.8元/公斤,7月成本進一步下降至16.3元/公斤。多家證券公司研報指出,隨着苗種成本、飼料成本、死亡淘汰成本下降,新希望在養豬成本方面有繼續降本增效的空間。

從該公司養豬業務的養殖模式來看,現階段仍以“公司+農戶”合作養殖爲主,一體化自養爲輔。2022 年公司一體化自養與合作放養的全年出欄量比例約爲 3:7,年末存欄量比例也約爲 3:7。半年報稱,隨着現有自育肥場的滿負荷率和自育肥人才能力的提升,今後一體化自養的佔比將穩步提升,未來將“公司+農戶”和一體化自養兩種模式均衡發展的佈局。

在此基礎上,隨着成本控制方面進一步加強,新希望養豬業務的盈利能力也會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但若碰上生豬價格的下降週期,自營模式也將加劇虧損的風險,核心因素仍然集中在養殖成本的控制上。

食品業務氣候未成  

肉禽業務也如此,據半年報數據披露,新希望白羽肉禽業務實現營收13.64億元,同比增長16%,銷售雞、鴨苗2.8億隻,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銷售商品雞鴨1.8億隻,同比減少8%;屠宰毛雞、毛鴨3.0億隻,同比下滑6%;銷售雞肉、鴨肉79.5萬噸,同比下降1%。可以看到,在各類產品銷售量基本持平或少量下滑的情況下,成本控制成爲該業務能否盈利的關鍵因素。

今年上半年,白羽肉雞自養歐洲效益指數同比提高20%,只均費用降低0.37 元,成活率提高5個百分點,料肉比降低0.07;白羽肉鴨自養歐洲效益指數同比提高8%,只均費用降低0.26元,料肉比降低0.07。期內,公司肉禽板塊貢獻歸母淨利約0.8億元,扭虧爲盈。

值得注意的是,2023 年上半年,國內畜禽市場整體上處於底部徘徊的態勢。在豬產業上,國內生豬價格從年初開始持續回落,上半年大部分時間都處在15 元/kg,這也是該公司養豬業務持續第三年虧損的最主要原因。禽產業也在短期價格回升後,再度下跌,跌至較低位置。價格的週期波動不可避免。

而在食品業務方面,新希望實現收入58.07億元,同比增長18.19%,實現歸母淨利潤超8000萬元。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屠宰生豬209萬頭,同比增長23%,銷售豬肉產品25.77萬噸,同比上升18%;銷售各類深加工肉製品和預製菜13.67萬噸,同比提高5%。

《投資時報》研究員也留意到,從業務協同上來看,該公司營收利潤受原材料價格及禽畜價格週期波動較大。在半年報的風險應對措施中,該公司稱食品業務,作爲養殖業務的的下游環節,也構成了對於禽畜價格波動的一個緩衝帶。禽畜價格下行時,屠宰加工業務的原料肉成本也隨之有所下降,利潤空間反之增大。同時,禽畜價格下行通常意味着禽畜養殖量處於高位,也有助於飼料業務盈利空間的擴展。

從今年上半年,新希望各大業務板塊營收佔總營收比重來看,飼料業務、豬產業、禽產業、食品業務分別爲56.37%、15.31%、13.90%及8.36%。毛利率方面,飼料業務、豬產業、禽產業、食品業務分別爲5.02%、-11.55%、4.59%及-2.48%。不難發現,該公司各業務的價格對沖應對禽畜價格週期波動的效應較爲有限。在禽畜價格週期的超長築底期,新希望仍待時間和市場的雙重考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