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節到來之前,雙成藥業(002693.SZ)的一紙公告或許要干擾股東們的過節好心情了。

9月28日晚間,雙成藥業發佈風險提示公告稱,部分理財產品逾期兌付。這款理財產品,正是8月份金博股份(688598.SH)公告踩雷的中融信託隆晟1號信託產品。

雙成藥業公告顯示,2022年9月28日,公司與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簽署了《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之信託合同》,公司認購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2000萬份信託單位,認購金額人民幣2000萬元整,該理財產品年化預期收益率爲7.0%,產品期限自2022年9月29日至2023年9月28日。

公告稱,公司於2022年12月28日收到上述信託計劃部分投資收益34.52萬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信託計劃本金及剩餘投資收益尚未收回。公司已就該信託計劃逾期兌付的事宜與受託人進行了溝通,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受託人的正式文件回覆。

雙成藥業投入在隆晟1號的實際資金並非只有2000萬元,而是8000萬。

今年1月9日,雙成藥業認購了3000萬元隆晟1號信託產品,根據雙成藥業在深交所“互動易”的回覆,該產品已於7月10日按合同約定收到本金及利息。

另一筆認購,則是發生在4月17日,雙成藥業再次投入3000萬元購買隆晟1號的理財產品,產品到期日爲今年10月17日,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該理財產品尚未到期。

雙成藥業稱,鑑於隆晟1號的收回尚存在不確定性,並基於非保本理財產品的性質,存在本金及剩餘收益無法全額兌付的風險。如本金及剩餘收益無法兌付,將對雙成藥業2023年度利潤產生影響。

對於連年虧損的雙成藥業來說,這樣的損失可以稱得上雪上加霜。

深交所關於雙成藥業的年報問詢函稱,2022年,雙成藥業實現營業收入2.75億元萬元,扣非後淨利潤爲-3688.11萬元,已連續近七年虧損。截至去年報告期末,公司未彌補虧損金額爲-29,621.77萬元,超過實收股本總額三分之一。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雙成藥業仍然處於虧損狀態。公司營收爲1.39億元,同比上漲9.62%,扣非後淨利潤爲-151.52萬元,比上年有所收窄。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財報發現,連續多年來,理財收益都是雙成藥業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2021年,公司靠理財獲利411.67萬元;2022年,靠理財獲利463.37萬元,今年上半年理財收益爲253.57萬元。

雙成藥業稱,公司正在積極聯繫各相關方,督促受託人儘快向公司兌付投資本金及剩餘收益,同時準備相關材料,通過各類法律措施以最大程度減少公司的潛在損失。

值得一提的是,在A股的醫藥公司中認購了隆晟1號的不止雙成藥業一家。安旭生物(688075.SH)今年的半年報顯示,公司於2022年9月28日購買了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理財產品,金額1億元,目前暫未到期。

截至發稿時,安旭生物尚未發佈有關隆晟1號兌付情況的相關公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