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也搞不定,美股IPO窗口又要關上了?

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

IPO窗口可能只開了一條縫,完全打開還要再等半年。

風投建議初創公司推遲赴美上市計劃,等利率趨穩再說,因爲軟銀旗下芯片設計公司Arm和快遞公司Instacart的乍暖還寒,給其他科技初創企業的上市期待破了一盆冷水。

Instacart的IPO曾被視爲其他未上市科技公司的關鍵晴雨表,上市首日一度飆漲40%,但儘管如此,截至9月底其股價仍低於30美元的發行價。

作爲今年全球最大IPO,Arm在上市後的兩週內,股價劇烈波動,時而高於發行價51美元,時而低於發行價,9月底比發行價高出5%。

相比之下,電子郵件營銷平臺Klaviyo的漲幅最高,相較於IPO發行價已累計上漲15%。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家公司均由號稱華爾街之王高盛擔任主承銷商,但上市後的表現仍耐人尋味。另外,美聯儲在9月20日暗示今年將再次升息,2024年降息次數也少於預期後,美國IPO市場的前景出現鉅變。剛剛打開的IPO窗口又要關閉了?數十家科技初創公司赴美上市的夢想何時能成真?

風投:目前不適合IPO

私募市場數據公司PitchBook估計,過去一年有80家公司IPO計劃被積壓。風投認爲,目前並不是IPO的絕佳機會。

風投Index Ventures的常務合夥人Mike Volpi說:

我們的投資組合內,我們會建議:除非真的需要,否則先擱置(IPO計劃),過去幾周市場波動劇烈......除非你必須上市,要麼就等到明年下半年。

投行傑富瑞全球科技、傳媒和電信投行聯席主管Jason Greenberg說:

公開上市仍有風險,最有可能IPO的初創公司不會是那些爲獲取增長資本或爲員工提供流動性而尋求上市的公司。

“所有人都認爲IPO完蛋了,但事實並非如此,”風險投資公司General Catalyst的董事總經理、前摩根士丹利西海岸科技銀行業務主管Paul Kwan說,9月的三個IPO是什麼重大轉折點。

Kwan說,在利率趨穩之前,IPO不太可能重新活躍,他預計未來6個月私營公司之間的合併和收購數量將增加。由於未上市公司的估值依據的是未來現金流,因此利率上升將會導致仍未盈利的初創企業造成衝擊。

或許美股IPO窗口只開了一條縫

Thomvest風險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Don Butler說,一些公司可能被迫儘早上市,因爲它們需要新的資本來生存或發展,因此這並“不是一個好的IPO故事”,Greenberg警告說,有些公司加緊上市是主要爲了支付與員工股票單位歸屬相關的稅單。

近年來,包括Instacart、Klaviyo和支付公司Stripe在內的許多硅谷初創公司向員工提供了受限制股票單位(一種股權激勵工具),允許他們在公司被收購或上市時無償獲得公司股票。

3月,Stripe通過一次私人股票出售籌集了超過65億美元,部分原因是爲了支付與這些受限制股票單位歸屬相關的員工稅負。據一位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據該公司的S1文件,Instacart將其IPO所籌資金“幾乎全部”用於支付與受限制股票單位歸屬相關的成本。

Klaviyo將其IPO所籌資金中的近6000萬美元用於清償未兌現的受限制股票單位。

根據Thomvest風險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Don Butler的說法,迫使初創公司IPO的第三個因素是投資者的流動性需求。

風投公司的投資期限通常比私募股權或股市投資者更長,基金的生命週期典型爲10年。這種基金的投資回報是募集下一支基金的證明,下一支基金的投資者通常包括養老基金、捐贈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

但是,風投公司需要其投資的初創公司IPO或找到其他出路,如被收購,以便將回報分配給其投資者。爲了達成交易,一些風投公司會接受這些公司價值不如預期這一風險,Butler表示。

風投公司Lux Capital的聯合創始人Peter Hébert說,Instacart、Klaviyo和Arm的表現證明,IPO窗口只開了一條縫。

不過,Hébert表示:

儘管股市投資者比近幾年更加審慎,但前景可觀的成熟公司如果想公開融資,仍可以實現。

無論如何,Klaviyo爲其他準IPO公司提供了一個更令人鼓舞的信號,特別是那些爲企業客戶而不是消費者提供服務的公司。Klaviyo在其他公司裁員時繼續快速增長,按照目前交易價格計算,其市值接近2021年創下的95億美元私募估值水平。

然而,根據Greenberg的說法,就連最有希望的IPO候選人的前景也不太可能在利率明確趨穩和經濟前景更明朗之前變得清晰。

窗口開了嗎?100%開了。

我認爲上市會起飛嗎?不會,還要再等6個月。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