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的Markets Live Pulse調查,美國寫字樓價格將面臨崩盤,商業房地產市場至少還將下跌九個月。

在參與調查的919名受訪者中,約三分之二認爲美國寫字樓市場只有經歷嚴重崩潰之後纔會復甦。甚至更多受訪者認爲,商業房地產價格要到2024年下半年或更晚纔會觸底。

這對商業房地產債務是個壞消息,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2025年底前到期債務額將高達1.5萬億美元。再融資不會容易,尤其是考慮到商業物業中大約25%是辦公大樓。一項商業物業價格指數已經從2022年3月的峯值下跌了16%。

美聯儲的激進緊縮政策對商業房地產價值造成了嚴重衝擊,提高了持有物業的一項關鍵成本,即融資費用。但希望削減風險敞口的貸方發現目前鮮有其他合適選擇,因爲沒有多少買家確信市場已接近底部。

“沒人願意割肉甩賣,”巴克萊分析師Lea Overby表示。”這些是長時間不需要出售的物業,意味着持有者可能會盡量推遲出售。”

另一個麻煩因素是地區銀行的壓力。根據高盛3月份的報告,截至2022年,這些銀行持有約30%的寫字樓債權。根據聯儲數據,硅谷銀行和Signature Bank倒閉後,美國規模較小的銀行在截至8月的12個月內存款減少了近2%,這意味着銀行可投放的資金變少,放貸能力減弱。

加息帶來的痛苦可能需要數年時間纔會傳導給商業房地產的業主。舉例而言,寫字樓投資者通常採用的是長期固定利率融資,而租戶籤的也是長期租約。摩根士丹利估計這些物業總價值可能在11萬億美元。

根據穆迪3月發佈的研究報告,當前的租賃合同要到2027年纔會在續簽時反映收入預期下降。如果當前趨勢持續下去,到那時收入將比現在低10%。

“當利率變動時,美國房地產有一個緩慢的吸收消化過程,”巴克萊的Overby說。“寫字樓市場正處於嚴重困境,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走出來。”

除了高利率,辦公樓還面臨租戶搬出或要求降租的問題,尤其在美國,這一趨勢特別明顯,因爲比起歐洲或亞洲,美國的企業員工不太願意回到辦公室,部分可能與通勤麻煩有關。超過40%的MLIV Pulse受訪者表示,如果公共交通更快或更可靠,他們會願意更經常去辦公室。

約2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疫情期把家搬到離辦公室更遠的地方,只有3%的人後悔這麼做。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與疫情前相比,他們現在的通勤時間更長,可能是因爲他們搬家或疫情期的交通服務被削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