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5日晚間消息,據報道,亞馬遜即將爲其衛星互聯網項目首次發射兩顆衛星,以測試在軌道上傳輸寬帶互聯網的能力。

早在2019年4月,亞馬遜宣佈將組建“Project Kuiper”衛星網絡,該網絡將由3236顆衛星組成,旨在爲全球用戶提供寬帶互聯網服務,從而與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SpaceX的“星鏈 ”衛星互聯網展開競爭。

但該項目被一拖再拖,到目前爲止,亞馬遜尚未將任何“Project Kuiper”衛星送入軌道。如今,亞馬遜終於要正式啓動該項目了。

當地時間週五下午2點(北京時間週六凌晨2點),亞馬遜將在佛羅里達州,利用United Launch Alliance公司的Atlas V主力火箭,爲“Project Kuiper”項目發射兩顆測試衛星。

這次發射任務被稱爲“protoflight”,旨在測試衛星在軌道上傳輸寬帶互聯網的能力。按照原計劃,這兩顆衛星應該在一年前就已經發射入軌。

這將是亞馬遜雄心勃勃的“Project Kuiper”項目的首次飛行測試,亞馬遜承諾在該項目上花費超過100億美元。

與SpaceX的“星鏈”類似,“Project Kuiper”的目標是利用3236顆衛星在全球範圍內提供衛星互聯網服務。今年3月,亞馬遜已經爲該項目發佈了用戶終端設備,可以發送和接收來自未“Project Kuiper”衛星的信號。

該設備直徑只有12英寸,比傳統的衛星天線更小巧、更輕便。測試表明,其最大數據傳輸速度高達400 Mbps,可以用來傳輸來自地球同步衛星的4K視頻。

“Project Kuiper”只是計劃中的衆多衛星寬帶網絡中的一個,其目標是成爲繼“星鏈”之後,第二個面向個人消費者的衛星寬帶服務。

SpaceX的“星鏈”服務已經表明,低延遲的太空互聯網服務是有市場的。但目前尚不清楚,這項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服務的利潤有多高,以及亞馬遜能否獲得成功。

致力於太空可持續發展的非營利性組織Secure World Foundation的項目規劃總監Brian Weeden表示:“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認爲,既然SpaceX可以做這些事情(管理着由數千顆衛星組成的網絡),那麼其他人也可以。但目前還沒有得到證實。”

SpaceX上個月底曾表示,“星鏈”服務已覆蓋全球七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接了超過200萬活躍用戶,並且還在不斷增加。相比之下,在去年年底,“星鏈”的活躍用戶數超過100萬。

有報道稱,“星鏈”業務在2022年實現了14億美元的收入,而2021年的營收僅爲2.22億美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