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歐盟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此舉是明顯的保護主義行爲,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造成不利影響,但也充分證明:中國新能源汽車,“遙遙領先”!

作爲近代汽車的發源地,歐洲特別是德國、法國的汽車工業,在很多方面一直引導世界潮流。所以,中國汽車品牌大都有一個歐洲夢:進入歐洲市場,標誌着品牌和產品得到全球認可。

油車時代,中國汽車產業在品牌、技術、產品等方面積累相對薄弱,無法取得絕對的競爭優勢。電車時代,中國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快速顛覆傳統合資品牌甚至豪華品牌百年來塑造的價值體系。

今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翻倍增長,歐洲市場瘋漲。在今年的慕尼黑車展上,中國車企佔了40%,在其家門口大秀實力,這無疑讓歐盟再次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

任何局面的形成,總不是一朝一夕的。區別於傳統油車,智能電動汽車從一個機械產品,變成了一個電子產品。但絕大部分歐洲汽車廠商做得遠遠不夠,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差距極大,這給了中國車企極佳的出海機會。

舉個例子,在中國市場相對冷門的上汽名爵Mulan、東風納米BOX,在歐洲市場搖身一變成爲MG4、雷諾達契亞spring,銷量立馬十分可觀。就連上汽大衆ID3,也比德國大衆版ID3性價比更高。

智電車訊認爲,大衆標緻雷諾奔馳寶馬奧迪等歐洲汽車廠商,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上已經全面落後中國汽車廠商。打不贏怎麼辦?不得不搞點小動作,延緩中國新能源汽車進攻的步伐。

事實上,這種做法未必能阻止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就和之前的中國光伏產業一樣,也曾不斷被“打壓”,但最終依靠技術突破和產業鏈成本優勢,贏得市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崛起,最終會奪走很多歐洲車企的市場份額。

拋開電動化,智能化將顛覆汽車產品、整車市場格局和汽車產業鏈。在這方面,中國互聯網企業衆多,人口基數大,未來優勢更加明顯。歐洲汽車廠商沒有良好的智能化“土壤”,大概率會繼續掉隊,除了合作沒有其他選擇。

編後語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不會一帆風順,成功還需努力。真正的優勢不是保護出來的,而是競爭出來的。智電車訊堅信,經過歐洲市場的磨鍊以及與大衆、寶馬、奧迪等老牌車企貼身肉搏後,中國汽車產業的明天將無限精彩。

【本文結束】如需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快科技

責任編輯:落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