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馬遜公司10月6日宣佈,該公司的兩顆原型衛星當天搭乘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的一枚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亞馬遜首次發射互聯網衛星,標誌着該公司旗下“柯伊伯計劃”邁出第一步。輿論普遍認爲,“柯伊伯計劃”將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展開競爭。

首次發射

亞馬遜當天宣佈,美國東部時間6日下午2點06分(北京時間7日2點06分),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的“宇宙神5”型火箭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這枚火箭搭載亞馬遜的兩顆衛星,執行“原型飛行”任務。按計劃,這兩顆衛星被部署在距離地球表面500公里的高空。

發射大約50分鐘後,位於華盛頓的任務中心分別與“柯伊伯衛星1號”和“柯伊伯衛星2號”首次取得聯繫,這被視爲此次任務的關鍵步驟之一。接下來,任務中心將與這兩顆衛星建立定期通信,並獲取相關數據。此次發射原型衛星將幫助任務團隊進一步改進相關技術和操作流程。

“今天的發射開啓了‘原型飛行’任務的一個新階段,雖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仍然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里程碑。”“柯伊伯計劃”技術副總裁拉傑夫·巴迪亞爾(Rajeev Badyal)說。

隨着這兩顆衛星發射升空,亞馬遜旗下的衛星互聯網項目“柯伊伯計劃”邁出第一步。據介紹,這是該公司的近地軌道衛星寬帶計劃。未來六年,亞馬遜計劃打造一個“星羣”——製造和部署超過3200顆衛星,以便通過從太空向地球提供“快速”“經濟”的互聯網接入服務。首批量產衛星預計將於2024年上半年發射。

不過,關於此次發射兩顆衛星的尺寸等細節,亞馬遜方面並未提供太多信息。

多次遇挫

近年來,衛星互聯網被吹捧爲未來互聯網。例如,這項先進技術有望爲生活在農村等地區的人們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當地面互聯網通信因颶風等自然災害而中斷時,這項技術也有望發揮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旗下的“星鏈”業務表明,這一項技術是有市場的。2019年5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首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該公司還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

2020年5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第二代“星鏈”計劃實施申請,打算再額外部署3萬顆衛星,使總數達到4.2萬顆。

這一市場機遇難免引起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關注,況且貝索斯還是美國藍色起源公司的創始人。據悉,近四年前,電商巨頭亞馬遜宣佈了進軍衛星互聯網業務的宏大計劃,預算超過100億美元。

去年,亞馬遜宣佈了一筆大交易——與聯合發射聯盟公司、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以及藍色起源簽訂火箭發射合同,據稱發射次數將多達77次。預計未來五年,亞馬遜將爲此支付約74億美元。

不過,這筆大交易受到了亞馬遜股東的密切關注。有觀點認爲,由於貝索斯與馬斯克之間的個人競爭,亞馬遜沒有選擇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更具性價比的火箭發射合同。

儘管亞馬遜雄心勃勃,但衛星發射計劃一再遇挫。據報道,“柯伊伯衛星1號”和“柯伊伯衛星2號”原計劃一年前搭乘美國ABL航天系統公司的火箭發射升空,但這家初創企業的火箭在早期發射過程中失敗。隨後,亞馬遜將目光轉向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的“火神”火箭,但這款火箭的發射計劃也被推遲至2023年底。於是,亞馬遜選擇了“宇宙神5”型火箭。

據悉,每顆“柯伊伯”衛星的重量估計在589至680公斤之間。而“宇宙神5”型火箭可以向近地軌道運送重達近2萬公斤的貨物。因此,用這款重型火箭發射“柯伊伯”衛星難免顯得“浪費”。有觀點認爲,選擇“宇宙神5”凸顯出亞馬遜急於將“柯伊伯”衛星送入太空。

挑戰不小

隨着“柯伊伯計劃”邁出第一步,其將如何影響衛星互聯網領域的競爭格局,引發關注。

一方面,除了鉅額投資,亞馬遜具有另一大潛在優勢——其自有的雲科技業務。

但另一方面,亞馬遜要想成功進軍衛星互聯網業務,面臨不小挑戰。

首先,正如前文所述,“星鏈”已經搶佔先機,業務開展如火如荼。而亞馬遜仍處於原型衛星發射階段,尚未開始批量製造和發射。

其次,有分析認爲,與運營中的競爭對手相比,“柯伊伯計劃”沒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正如現有的互聯網服務一樣,這種優勢看似取決於成本、穩定性和客戶服務等內容。

再者,亞馬遜接下來會否遭遇技術瓶頸、能否順利推進量產計劃,有待觀察。據悉,根據亞馬遜從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獲得的射頻許可,該公司需在2026年中期之前將“柯伊伯計劃”中至少一半的衛星送入軌道,並在2029年7月之前全面推出。這意味着亞馬遜需進行密集的發射活動。然而,火箭發射過程中出現故障並不鮮見,尤其是對一些新的火箭來說。

此外,把衛星互聯網通信託付給一對美國富豪也讓不少人憂心,而對於近地軌道上數量龐大的“星鏈”、“星羣”衛星,國際天文學界擔心其可能造成“嚴重擁堵”,增加碰撞風險,影響科研及載人航天任務。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