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大家看着全球資本市場表演熱鍋上的螞蟻,全都跟隨美債大幅波動。

前兩天我寫了一些個人的分析,如果美債繼續嗨,世界上就一定有某個地區會被炸掉。

炸掉以後,整個資本市場纔會平靜下來。

因爲全球 的債務問題就是十個鍋九個蓋子的遊戲,當蓋子不夠用時,只能炸掉一個鍋。

這就叫做市場出清

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如果美國就業和通脹數據降溫,美債就不會那麼嗨,那麼或許能找到第十個蓋子把那個鍋給蓋上。

但預測經濟這種事,沒有人能做到。

後來不少讀者問我,你說得這麼嚇人,是不是要撤出來,等世界安定 了再買?

大家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

我每天都可以對市場做出分析 ,但我不會因爲這些分析就輕易操作。

分析是爲了鍛鍊自己的投資敏感性,我寫下來是爲了事後驗證自己的投資策略是否正確,是否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比如,我現在要告訴大家一個風險,我們應該提前有一個心理準備。

一、A股節後的風險點

現在整個全球市場都處於混亂期,混亂意味着短期不確定性在增加。

當不確定性增加時,資金的進出會變得毫無章法。

於是,全球資本市場的波動會加大 。

這就意味着會出現寬幅震盪

寬幅震盪下,會特別容易攪亂人心,尤其是對於A股的投資者。

爲啥?

因爲現在A股股民的信心已經極度脆弱,根本經不起折騰。

我常常跟大家分享的是,股市一定是把大部分意志不堅定的人踢出去之後纔會上漲。

這也是一種市場出清,跟經濟淘汰落後的企業是一個道理。落後就是被淘汰的命。

中國80%的企業都活不過5年,這就是規律,怪誰都沒用。

同理,股民絕大部分人都會虧錢,這也是規律,無論你怎麼罵街都沒用。智者只會反思並改進自己,而不是浪費時間罵街。

散戶爲啥虧錢,跟制度沒多大關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買得太貴,然後在底部熬不住割肉。

接下來,A股如果如我所言進行一段時間的寬幅震盪,還會震下去不少股民。

這就是節後的風險點。

請注意,震盪並不僅僅是向下跌,還包括向上漲。

在信心極度脆弱的時候,股市稍微出現一點上漲,同樣有很多人會趁着上漲割肉,他們的目的不是爲了賺錢,僅是爲了少虧一丟丟。

反正,股市最終一定會讓在高位買入的人,在低位割肉!這就是股市的鐵律!!!

明白了這些,也就明白該如何應對了。

二、記錄投資日記,讓我更有信心

我喜歡自己把對市場的觀察分析記錄下來。

過一年再回去翻翻自己記錄的這些東西。

比較有趣的是,對市場的短期預測和判斷有一半都是錯的。

簡直就是啪啪打臉。

但是有一樣東西是正確的。

那就是,我堅持在低估的時候買,然後堅定持有,一直到高估的時候賣出。

在底部,無論怎麼分析和預測市場,我一定是堅定持有。

每一輪牛熊既不同,也相同。

不同的是,漲跌的過程不會一模一樣,期間發生的事件也都不相同。

相同的是,市場總會在低估後上漲,在高估後下跌。而且,底部總是充滿各種鬼故事和危機論,頂部總是各種瘋狂和無視風險。

每一次底部買入都不會輕鬆,因爲雖然我知道市場比較便宜了,但我永遠不知道還會不會更便宜,我更不知道市場會在底部持續多長時間。

而市場通常會漲過頭、跌過頭和磨過頭,於是搞得人精神分裂。

但不管有多少過頭的反應,只要確保我們買在低估的範圍內,並且拿住了,拿穩了,就一定能賺到錢。

當年創業板從4000點跌到2018年初的2000點,跌得夠猛了吧,比這次猛吧。

但它又從2000點跌到1200點。崩不崩潰?

然而,2021年,它漲到了3600點。

因此,即便在2000點以下分批買入,照樣能賺不少錢。

現在創業板的估值跟2018年底差不多了,但照樣有人疑神疑鬼。

人們在低估時買入仍然慌得一批,爲啥?

因爲下跌會讓他們懷疑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

對於個股來說,確實很難判斷價值。但對於指數和ETF來說,其實真心沒那麼難。

只不過真跌下去的時候,大家照樣啥都不信了。

中國要崩潰,債務要暴雷,戰爭要爆發,經濟要降速,美國要脫鉤,啥壞消息都會在耳邊環繞。一定會讓人相信“這次不一樣了”。

說不定有些人還會把外星人要攻打我們拿出來勸自己割肉。

我從2021年開始寫自媒體,當時的發文可不是堅定看好,而是堅定看空。

但那會是沒人信的。

我在2018年勸身邊的人不要買房,照樣被鄙視得不行。

雖然我預測不到頂點,但回頭看看這些記錄,我就能對價值有充分的自信。

我不知道拐點在哪裏,但判斷便宜還是貴並不是那麼難。

當所有人都悲觀一片的時候,市場能貴嗎?

這其實都不需要多複雜的分析。

大家都可以自己做一下投資日記,甚至可以直接發在自媒體平臺上,這樣你還能通過評論觀察投資者情緒,對我們的投資會有很大幫助的。(而且時不時跟那些傻瓜抬擡槓,還很有趣)

三、包子鋪的故事

最後,跟大家講一個包子鋪的故事。

老王和老李各開了一家包子鋪。

起初,兩人專心經營自己的包子鋪,儘可能把包子做得好喫,兩人也都賺了不少錢。

後來有人天天去找這兩人。

找他們幹嘛呢?

開價想買下他們的包子鋪。一會報價3萬,一會報價5萬。

老王沒搭理這人,專心做自己的包子。

老李每天都想着這人第二天會報什麼價,荒廢了生意,做出來的包子越來越難喫。

後來這人給老李的報價越來越低(包子都賣不動了,能有好價格嗎?)

當報價到5000時,老李害怕未來報價更低,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包子鋪真的一文不值了

於是狠下心,賣了!

而這人轉手就以3萬塊把包子鋪轉讓了。

如果是你經營包子鋪,你是關心自己包子好不好賣呢?還是關心別人天天跑來給你報的價格呢?

當然,如果你對自家的包子生意都不瞭解,當別人不斷報低價,你很可能就真的相信自己的包子鋪一文不值了。(底部割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