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爲特約發佈,不代表錢眼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終於,A股週一就要開盤了!港股之前已經漲起來了,給力!

10月6日,港股高開之後大幅走高,儘管隨後漲幅有所收窄,但爲期兩天的回升,市場信心也在逐步恢復。科技股表現亮眼,阿里健康漲超4%,百度集團、美團、騰訊控股漲超2%。

而市場方面人民幣大幅升值,節前外資開始瘋狂搶籌,抄底中國科技,加之假期多重利好來襲,華爲產業鏈手機、汽車成爲市場新爆款,我們認爲,下週A股科技股或將繼續大爆發!

 一、科技股出大牛! 

某證券曾經統計一份“10倍股”資料,裏面收集了2007年低點到2022年的數據,A股合計出現過300多家10倍股。其中,科技股佔了大多數。

如果再結合整個國家的基本盤看,我們的資產配置就更清晰了。首先,將時間撥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將經濟重心從房地產轉移到科技,造就了硅谷的“黃金10年”。同時,也培育了大量全球科技龍頭。

全球市值前10名的公司,大部分席位從石油、銀行等傳統行業,變成了通信、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行業,短短10年時間,美國上榜了不少科技龍頭公司,蘋果、谷歌、亞馬遜、特斯拉以及英偉達等等。

二、如何把握“國產替代科技”龍頭?

如何尋找今年中國科技翻倍潛力龍頭!我們綜合了近10年曆史數據,以及A股約300家“10倍股”整理了一些關鍵特徵,其中,它們大都具有3個共同點:優秀行業、精美市值、漂亮業績。

1)優秀行業:優質股都有“時代感”

我們覆盤了A股兩個主升浪行情,2005-2007年,當時我們處於工業製造時代,10倍股集中在房地產、機器設備;

2013-2015年,處於互聯網+時代,這期間,翻倍潛力股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電氣設備領域,計算機行業佔比高達32.14%。

回到2023年,我們進入科技時代,重點觀察幾大行業:芯片、國產軟件、人工智能、機器人,它們有望成爲這一輪科技革命“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2)精美市值:“小而美”公司

調查顯示,創業板的翻倍潛力股目前市值中位數爲261.36億元,而中小板的市值爲178.67億元,翻倍的大都是市值偏小的公司。

原因很簡單,“小而美”公司在資金扎堆之下,股價漲得更加輕鬆、更加快速。

3)業績+資金搶籌:優質股的“發動機”

劍橋科技2023年一季報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去年增長166.64%,中報業績大增超2.6倍!再疊加封裝+通信設備+人工智能+華爲等熱門概念,資金持續關注搶籌,股價大漲超9倍!

所以,無論一個股票是否優質,最主要的啓動條件都是有“資金搶籌+業績爆發”。10月份三季報業績披露的重要時間窗口,一旦股價出現搶籌異動,這些績優標的都可能成爲各路資金的”箭靶“,下一隻翻倍潛力股就有望誕生。

爲了方便跟蹤,我們結合上面3個關鍵特徵,精選了一份“國產替代科技潛力龍頭”名單,合計10家優秀的龍頭公司,未來業績或遠遠好於同行,大家可以放入自選重點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