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財經獲悉,10月8日,天合光能(688599.SH)公告,預計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45.63億-55.77億元,同比增長89.94%-132.15%。公司第二季度單季淨利17.72億元,據此計算,預計第三季度單季淨利10.23億元-20.37億元,環比變動-42%至15%。

天合光能將前三季度淨利增長原因歸結如下:,

報告期內,公司發揮全球化品牌、渠道優勢以及在經銷分銷市場的優勢,光伏產品業務快速發展,光伏組件、支架以及分佈式系統的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均取得顯著增長;

受益於N型先進產能的大幅提升,公司TOPCon組件產品的銷售佔比顯著提高;受益於自產N型硅片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組件產品的綜合成本進一步下降。

公司進一步豐富儲能產品線,並持續拓展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儲能產品的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取得顯著增長;受益於自有電芯下線和良率提升,公司儲能產品的綜合成本持續下降。

天合光能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延續了2022年以來的“高增”態勢。此前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36.8億元、35.4億元,同比增長103.97%和178.8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4.65億元、37.12億元,同比增長123.89%和222.6%。

天合光能是全球領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業務包括光伏產品、光伏系統、智慧能源三大板塊。光伏產品包括光伏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光伏系統包括系統產品業務及電站業務;智慧能源主要由儲能解決方案、光伏發電及運維、智能微網及多能系統等業務構成。

光伏方面,2023年上半年,公司組件出貨量27GW,組件收入同比增長19.60%至339.72億元。受益於公司上游硅片產能的逐步釋放,以及採購材料、物流運輸等成本及期間費用得到有效控制,公司盈利能力顯著提升,綜合毛利率同比提升3.35pct至16.92%。

與此同時,公司積極投資於一體化產能的建設。2023年上半年,青海基地一期20GWN型拉晶項目陸續投產,標誌着公司向產業鏈上游的成功延伸,自供比例提升,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8月青海基地N型電池成功下線,在行業內率先實現TOPCon組件量產功率突破700W。根據公司公告,預計23年底公司硅片、電池片、組件產能可分別達到50GW、75GW、95GW,其中N型i-TOPCon電池片產能將達40GW。

此外,2023年上半年,公司N型TOPCon最高量產效率提升至25.8%,HJT組件通過IEC全套可靠性測試,鈣鈦礦/晶體硅疊層太陽電池實驗室電池效率已超過31%。

儲能方面,2023年上半年,公司儲能系統交付實現大幅增長,同時與多家龍頭企業深化戰略合作,共建供應鏈保障體系,爲加速拓展全球市場奠定基礎。在產能製造端,公司安徽滁州和江蘇鹽城基地正在加速建設並陸續投產,和常州總部形成“三角”整體佈局,輻射全球儲能市場。預計2023年底儲能電池、直流電池艙及交直流產品組合達到12GWh產能,2024年二季度末達到25GWh產能。

西南證券表示,公司上游佈局N型硅棒、切片完善垂直一體化產能,加碼N型TOPCon技術,儲能業務出貨高增形成新增長點。預計2023-2025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爲82.3億元、107.8億元、136.0億元,對應PE分別爲9倍、7倍、5倍。維持“持有”評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