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實習記者 於怡朗    每經編輯 陳俊傑    

9月28日,深交所官網顯示,廣州品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勝電子)因更新財務資料中止IPO。此前的6月30日,品勝電子招股書首次披露,7月底深交所下發第一次審覈問詢函。

“品勝”(PISEN)是知名的3C配件品牌,以充電線、充電寶等產品在市場上的優勢銷量聞名,其創始人趙國成(注:招股書內名爲趙武)被稱爲“充電寶之父”。

品勝電子發展離不開智能設備終端的蓬勃向上,但當前,原本的增長邏輯遭遇了挑戰。“數碼設備已經過了溫飽階段,是改善型的需求”“劇烈變化的環境纔會有商機,不變,最後可能會陷入‘價格戰’”。今年4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詳見專訪品勝電子董事長趙國成:變化是行業生存之道,未來持續聚焦便攜式儲能及新能源賽道),趙國成曾表示會考慮其他賽道。

品勝電子早已着手開拓更多市場,業務模式上,公司在2019年便開啓 “PISEN MORE生態戰略”,通過與網銷商合作,大幅提高外協成品採購佔比。然而,外協成品模式並未提高主營產品的毛利率。

此外,記者注意到,創新電子業務部門近三年來業績翻番,主要是靠手機殼及鋼化膜業務,而品勝電子此前佈局的健康產品和共享充電寶等,還未展現出成爲“推進器”的可能性,創新品類業務想要成爲業績發動機仍需摸索。

業績增長陷入平臺期?連續兩年歸母淨利潤下跌

9月28日,深交所官網顯示,品勝電子因“更新財務資料,主動申請中止發行上市審覈程序”。

品勝電子成立於2003年,2015年至2017年曾掛牌新三板,此次IPO擬募資投入深圳生產基地搬遷擴建項目、研發中心及總部辦公建設項目、品牌建設及市場推廣項目,合計計劃使用募資7.57億元。

根據招股書,品勝電子當前以充電系列、手機內配、創新電子三大系列爲核心產品。2022年度、其主營業務收入13.19億元,其中充電系列貢獻了59.14%,手機內配產品貢獻了15.7%,創新電子產品貢獻了19.51%。

從三年間的業績貢獻變化來看,品勝電子對充電系列產品的倚重一如既往,但是手機內配的營收規模減少了約1.4億元,貢獻比例也縮水近半,創新電子產品則一路高歌,營收規模翻番,貢獻比例也在2022年度超越了手機內配產品。

品勝電子的產品與智能移動終端產品強關聯,受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的影響。而據Counterpoint公佈的數據,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8%,環比下降5%。這已經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連續八個季度處於下滑通道。IDC去年底曾預計,中國智能手機換機週期將會增加到34個月。

業績增長陷入停滯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品勝電子2022年營業收入僅比2021年增加不到50萬元,歸母淨利潤則下降超過300萬元。

不止這三年,綜合公司此前掛牌新三板時披露的財務數據,品勝電子的增長瓶頸早已顯露:自2014年營收規模跨入10億元后,其營收基本徘徊在11億元-13億元,9年來,營收規模增長不到3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公開資料中未披露2017~2019年度的數據,但僅對比現有數據可以發現,其淨利潤水平近年來呈下滑走勢,毛利率水平也似乎走過了最輝煌的階段。

針對恢復IPO審覈進程的預計時間以及業務發展問題,品勝電子方面通過郵件於10月7日下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相關問題請查閱招股書及公開材料”。

欲將華強北“裝進”品勝,外協成品模式拉低部分品類毛利率

基於消費升級、市場需求愈發個性化的行業與市場痛點,品勝電子於2019年啓動“PISEN MORE”生態圈戰略,強調“以銷定採”,品勝電子並不先行買入供應商的產品進行備貨,而是根據公司已獲得的銷售訂單向PISEN MORE供應商進行外協成品採購,由供應鏈企業自主管控存貨規模。

趙國成曾用一句話概括“PISEN MORE”,“我們要把華強北裝進‘品勝’”。華強北是中國電子產業的窗口,匯聚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知名品牌電子元器件,電腦整機及配件,以及通信、家電、視聽類電子產品,品勝電子希望整合華強北的上下游產業鏈優勢資源。

招股書闡釋,該種合作模式,不僅解決了部分自主研發產品不暢銷帶來的潛在庫存風險,也較好地平衡並避免了供應商備貨過多的週轉不暢風險,有利於供應鏈企業審慎地進行貨物的週轉管理,避免自身產品長期滯銷帶來的資金沉澱風險。

趙國成曾在2019年表示,PISEN MORE戰略的開啓,將會給品勝電子帶來新一輪的增長。

招股書顯示,品勝電子的外協成品採購在2021年度驟然提升,從2019年度的1.61億元提升至4.09億元,2022年度上升到4.6億元。

然而,外協成品業務模式卻拖累了品勝主營業務的毛利率。招股書顯示:公司主營業務中,充電系列產品(充電線、移動電源、充電器等)毛利率有所下降,主要系報告期內(2020至2022年)採取了外協成品的業務模式,外協成品中的充電系列產品的成本一般略高於同類型自主生產產品。

拆分來看,品勝電子向外協成品供應商採購的數據線單價甚至兩度高於公司數據線的售價。

據招股書,品勝電子2020年度採購外協成品數據線的金額爲4551.41萬元,2021年度採購的金額爲8907.08萬元。2020年,公司外協採購均價高出平均售價4.66元/件,2021年高出0.95元/件。

披露信息顯示,2020年度,品勝電子的數據線採購自深圳市旅鯊數碼有限公司,2021年採購自深圳市旅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創新電子品類依靠手機殼、鋼化膜拉高毛利率

主營業務中的充電系列毛利率走低,手機內配的業績貢獻持續縮水,關注品勝電子的發展潛力就不得不對其創新電子產品進行分析。

招股書闡述,品勝電子的創新電子系列覆蓋廣泛,包括保護配飾、健康生活以及音頻系列等。保護配飾產品主要爲品勝等離子全屏鋼化膜以及支持帶殼快充的液態硅膠手機保護殼;健康生活產品主要爲伸縮摺疊式遙控風扇;音頻系列產品主要爲真無線藍牙耳機X-Pods3以及入耳式立體聲有線耳機 D1。

創新電子系列對業績貢獻能力持續提升,“主要系公司加大了對該品類中毛利率較高的保護配飾的採購,帶來了毛利率的提升”。

健康生活產品是品勝電子2020年開始佈局的,前述風扇產品的主要承擔單位未獲披露,但主營業務及定位爲醫療器械、衛生材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全資子公司成都品勝健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2022年度淨利潤虧損378.6萬元。

除了創新電子品類外,品勝電子在研發和拓新上也有諸多嘗試。招股書介紹,品勝電子聚焦於具備一定技術要求的產品及功能開發,已於2021年和 2022年分別完成了如閃蔥共享充電寶產品、儲能電源產品的階段性研發工作,並已經進入商業化環節。

數據顯示,主營共享充電寶業務的全資子公司成都閃蔥成立於2021年,2022年公司營收爲1938.83萬元,淨利潤爲負812.53萬元。

2020年至2022年,品勝電子的研發投入小有增長,研發費用率也相對穩定。

從今年4月的專訪來看,品勝電子未來或將持續佈局電池及儲能領域。“我們以後可能會做很多新能源周邊類的產品,因爲新能源汽車未來可能會成爲最大的終端,做數碼電子產品的不跟新能源領域發生聯繫,有可能會被淘汰。”趙國成說。

從智能設備終端到新能源周邊類產品,品勝電子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籌謀與儲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