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26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现在的公众人物,如果出现了生活作风方面的丑闻,比如嫖娼、出轨、包二奶,这个人基本上就社会性死亡了。这时候,有人就觉得还是古代好,古代可以去青楼,可以纳妾,所以生活作风问题就不是问题。

其实也不然,首先来说在古代能犯这些错误的,只有官员和富商,平民百姓是没资格纳妾的;另外古代官员也有可能就因为这点错误而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

◇ 诸侯出嫁的嫡女是正室,而媵则是诸侯的庶女或宗女,电视剧《芈月传》中,芈月就是陪嫁到秦国的芈女

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以媵妾制为主,因此纳妾不是什么问题,只要不是结婚之后再娶妻就行,对此法律也是严禁“有妻更娶”的,秦国就规定“夫有二妻则诛,妻有外夫则宫”。丈夫要是有两个妻子会被诛杀,妻子要是有两个丈夫,那第二个丈夫就会被处以宫刑。

在秦汉时期,一夫一妻多妾制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个情况则有了改变,此时的北方经历了五胡十六国战乱,游牧民族的血脉和生活观念在中原广为流传,一时间胡风昌盛、礼教不兴,原来对妇女的束缚有着一定的松懈,特别是贵族阶层的妇女。同时在这一时间段,中国的政体是世家大族的门阀政治,皇帝是谁无所谓,但朝中重臣始终是这几姓人家,他们家的姑娘要比公主还尊贵,因为公主保不齐某一天就变成亡国奴,但这些姑娘永远都是干部子女。

既然女性地位高,她们身份又特殊,这两个方面一结合,广大男性朋友就别想纳妾了。

 东晋 顾恺之 绘《女史箴图》

南北朝时期就有“妇人多幸,生逢今世。举朝略是无妾,天下殆皆一妻。”的说法,女人生活在今天真是太幸运了,满朝文武连个纳妾的都没有。其实别说是官员不纳妾,就连皇帝也得一夫一妻,隋文帝杨坚的妻子独孤皇后,血性和手腕都不输男人,老公上朝之前她要指示老公到时候怎么说话,要是发现隋文帝另结新欢,就把那几个被宠幸的宫女赐死,皇帝听说后哭着要出家,也不敢对皇后怎么样,因为独孤家当年做到过西魏的上柱国,家族势力权倾朝野,隋文帝要想报复的话还真得掂量掂量。

 电视剧《独孤皇后》中独孤伽罗形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官员们又想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都不想招惹家里的母老虎,就会选择金屋藏娇,把情妇养在家外的宅子里,这样可以躲过妻子的干涉。这些外宅的情妇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别宅妇”,这个群体的出现也得到了一些开明妻子们的认同,因为“别宅妇”不是妾室,没有正式的法律地位,即便生了孩子,也无法和自己争夺家产。可以说,这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在别宅妇诞生之初,还是得到了官僚阶层的认可的,在中唐时期完成的野史《朝野佥载》中就记录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兵部尚书任瓖的故事。

话说任瓖有惧内顽疾,李世民不信就给他送去两位宫女做妾。没想到被悍妻一顿拳脚相加给打了出来,李世民还没见过如此刚烈的女子,当即赐她一坛毒酒,要么接受两位小妾,要么自尽,而这位悍妻没有半点犹豫,当即把毒酒一饮而尽,实际上这坛毒酒是醋,这也是今天我们常说“吃醋”的典故。醋吃完了这两位宫女怎么善后,总不能退回到宫里,任瓖只得又买了个房子把两位养起来,这两位宫女也就成了皇帝钦定的别宅妇。

这个故事只见于野史传说,权当一乐,但从中咱也能看到当时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社会风气。

 电视剧《武则天秘史》中的李义府形象

太宗朝堂上的别宅妇成为一出喜剧,换做高宗朝同样是别宅妇则演化成了丑闻。当时,大理寺的狱中关押着一个叫做淳于氏的女囚犯,虽然是囚犯身份,但盖不住花容月貌的姿色,宰相李义府猪油蒙心,对这位女囚很是心动。

于是亲自指示大理寺丞毕正义在案子上做些手脚,把人无罪释放,李义府顺利的将这位女囚纳为别宅妇。毕正义本以为此事神不知鬼不觉,谁知却被自己的顶头上司、大理寺的最高长官大理寺卿段宝玄发现了蛛丝马迹,两个人本来就有点私人恩怨,发现问题后段宝玄直接选择把事情闹大,捅给皇上要求彻查,毕正义被捕入狱。

李义府为了留住自己的名声,逼迫毕正义在狱中畏罪自杀,他一死就没了直接证人,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可怜毕正义本想巴结领导,而领导出了事之后都是只想自保,第一时间蹬开这些耗材。

 元 任仁发绘《张果见明皇图》

到了玄宗李隆基一朝别宅妇又变成非法身份了,李隆基是靠两次政变才登上皇位的,同时他也不是长子,这样的人登基多少有点得国不正的意思。为了树立自己的正统性,李隆基选择把自己包装成一个道德楷模,首先就要整顿社会风气,禁止官员们养别宅妇。

不过此时这个习惯已经存在了大几十年,底下官员仍然我行我素,到了晚唐时期基本没人管,养别宅妇的就更多了。这些别宅妇一开始还有一部分是良家女子,到后来基本上就由倡优舞女这些身份低贱的人组成,再加上晚唐时期社会对于纳妾的风气进一步放开,这时候还当别宅妇的,那身份都是低的不能再低了,因此到后来就别人说别宅妇了,都用一个更直观的说法,叫“蓄养娼妓”。

到了宋元时期畜养娼妓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不过明清两朝受理学影响严重,皇帝三令五申禁止官员逛青楼,养妓女,违者重罚。但中国古代的规定怎么说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一回事,所以官员们无一例外的沉迷风花雪月的场所,只要不被弹劾,包一辈子的二奶都没事。但要是因为这个被弹劾,可就是天大的丑闻了

 杨翠喜

1906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的得力干将段芝贵,为了巴结朝中重臣庆亲王奕劻。他花重金买了一个名伶杨翠喜,送给奕劻儿子载振当小妾,随后段芝贵连升三级成为封疆大吏,被朝廷任命为黑龙江巡抚。这件事被监察御史赵启霖捅出来,以此参了庆亲王和袁世凯一本,一时间舆论大哗,杨翠喜从一个三流演员成为流量明星。

慈禧太后命令醇亲王载沣、大学士孙家鼐组成调查组,彻底把案件查清,调查结果载振和段芝贵确实有结党营私的行为,被革职永不续用。而载振段芝贵的上边又是奕劻和袁世凯,如果真继续查下去,那涉及的人可就太多了,所以载沣与孙家鼐在进一步调查,段芝贵是否真的用杨翠喜进行贿赂时,结果是查无实据,赵启霖说的并不属实。

就这样赵启霖也因此被革职了,这就是晚清的杨翠喜案,载振通过此案坐实了“风流公子”的名号,而段芝贵此后靠美女行贿的本事也越来越炉火纯青,最终坐实了“民国第一皮条客”的名号。

其实,古代社会很多事情都跟包二奶一样,都是官方明令禁止,但官员和百姓都照做不误。嘴上仁义道德,实际衣冠禽兽的人太多了,要想真让他们停手,只能用大刀阔斧立法根治,否则那些规则法令,还不如不立。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