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等板塊業績表現較好。我們對重點覆蓋的69醫藥上市公司2023年三季報業績進行預測,其中預期Q3業績增速超過50%的有12家,淨利潤增速在30%~50%的有10家,淨利潤增速15%~30%的有15家,淨利潤增速0%~15%的有22家,淨利潤同比下滑的公司有10家。子行業來看,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等板塊有望持續高增長。

我們結合行業景氣度和個股分析進行2023年Q3業績前瞻,(1)創新藥及製劑板塊穩步增長,其中盟科藥業(預計收入同比+50%~95%)、貝達藥業(預計收入同比+50%~70%)、恩華藥業(預計收入同比+15%~20%)、澤璟製藥(預計收入同比+7%~25%)、榮昌生物(預計收入同比+0.5%~14%);(2)醫療器械行業景氣度仍在,其中賽諾醫療(預計收入同比+62%~80%)、偉思醫療(預計收入同比+39%~46%)、愛博醫療(預計收入同比+35%~40%)、聯影醫療(預計收入同比+25%~30%)、佰仁醫療(預計收入同比+25%~30%);(3)持續關注醫療服務板塊,醫療服務標的普瑞眼科(預計收入同比+50%~55%);(4)持續關注中藥板塊,其中壽仙谷預期收入維持穩健增長(+15%~20%);(5)疫苗行業智飛生物(預計收入同比+15%~25%);(6)科研試劑板塊國產化率持續提升,納微科技預計收入同比+20%~35%;(7)CXO板塊高增持續,其中百誠醫藥(預計收入同比+50%~55%)、陽光諾和(預計收入同比+30%~35%)、普蕊斯(預計收入同比+30%~35%)、康龍化成(預計收入同比+7%~13%);(8)藥店板塊業績持續修復,整體收入增速預計在15%~20%之間,大參林、益豐藥房預計收入增速在+15%~20%;(9)原料藥板塊九洲藥業預計收入同比+20%~25%、山河藥輔預計收入同比+20%~25%。

重申2023年中期策略聚焦“創新+出海、復甦後半程、中特估”三條主線:

主線1——創新+出海:創新仍是醫藥行業持續發展的本源,上半年創新藥出海包括百濟神州澤布替尼新適應症在歐美獲批、恆瑞醫藥EZH2抑制劑7億美元授權、康諾亞CLDN 18.2 ADC以11.88億美元授權等重磅進展;國內器械出海已經初見成果,出海比例從高到低分別爲低值耗材>設備>IVD>高值耗材,具體來看,1)依靠OEM模式,低值耗材已成世界工廠;2)設備出海核心在零部件自主化;3)借疫情契機,IVD國際化水到渠成;4)高值耗材出海難度大,注重臨牀價值提升。隨着FDA來華現場檢查恢復,創新藥械國際化仍大有可爲。

主線2——復甦進入後半場:隨着醫療需求恢復,化藥製劑、醫療設備及耗材、中藥、血製品、疫苗、藥店等多個細分領域值得關注,但仍需結合業績和估值尋找個股機會。C端消費性醫療包括民營專科醫療服務、早篩等領域需求恢復較快,上游相關產業鏈等待需求回暖。

主線3——兩個主題:中特估主題,隨着國企改革、激勵措施落地等,醫藥領域“中特估”企業價值有望重塑,包括醫藥商業、中藥、血製品、化藥和器械等多個細分領域相關標的;AI醫療相關應用在輔助影響診斷、藥物前期篩選等方向。

風險提示:上市公司業績實現或不及預期的風險;藥品降價風險;醫改政策執行進度低於預期風險;研發失敗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