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10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印發《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

《綱要》明確了行業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國產民用飛機節能、減排、降噪性能進一步提高,航空綠色製造水平全面提升,綠色航空產業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果,安全有效的保障體系基本建成。

與此同時,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的國產民用飛機實現示範應用,電動通航飛機投入商業應用,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實現試點運行,氫能源飛機關鍵技術完成可行性驗證,綠色航空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形成一批標準規範和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有效支撐綠色航空生產體系、運營體系建設。這意味着,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有望能乘上電動飛機。

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 面臨重大戰略機遇

爲何要推動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綱要》指出,當前,高質量發展對我國綠色航空製造業提出新要求,我國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面臨重大戰略機遇。

具體而言,一是我國航空運輸、物流配送、城市空運、航空應急救援等領域均具有巨大潛在市場。二是我國電動汽車、軌道交通等新能源裝備領域積累了技術優勢,形成了先進工業基礎,爲航空製造業綠色化發展提供了契機。三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航空科學技術加速融合,電池、電機、傳感器、飛控系統等相關技術不斷突破,共享出行、智慧城市等新模式不斷發展,爲航空製造業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帶來了重大機遇。

不僅如此,我國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也具備良好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因此,總體來看,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既面臨重要戰略機遇,也面臨諸多新的挑戰,必須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開拓綠色航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綱要》除了明確到2025年的發展目標,還提出了到2035年的發展目標:建成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綠色航空製造體系,新能源航空器成爲發展主流,國產民用大飛機安全性、環保性、經濟性、舒適性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爲技術特徵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實現商業化、規模化應用。

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從產業化角度看,我國新能源航空器有一些產品已經走出實驗室並投入應用示範,但總體還處於起步階段;從創新活躍程度看,知識產權申請量近幾年明顯增多,整體活躍度不斷提升。

談及2035年“新能源航空器成爲發展主流”的發展願景對普通居民帶來的影響,楊嶺表示,屆時普通居民有望獲得更多體驗飛行的機會,部分地區將有更多樣的出行選擇。同時,相信航空愛好者還將看到更多科技感十足的新型航空器。

鼓勵成渝等地區 設立低空經濟示範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綱要》提出了三種發展路徑,包括“綠色+”助推民機產業升級、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佈局氫能航空等新賽道。

在開闢電動航空新領域方面,《綱要》提出,面向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5eVTOL、輕小型固定翼電動飛機、新能源無人機等創新產品應用,形成以典型場景爲導向的電動航空器供給能力、運營支持能力和產業化發展能力,打造新經濟增長極。

這將給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對此楊嶺表示,以應用場景爲導向帶動各類新型航空器應用市場,將爲各類新型航空器研製和運營企業帶來更多成長空間。“同時,對提升行業整體活躍度,尤其是對低空飛行活動將帶來明顯的促進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綱要》還提出,鼓勵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成渝等優勢地區,設立低空經濟示範區,開展輕小型電動飛機規模化示範運營,eVTOL商業示範運營,推動電動航空應用場景、產品規範、運營體系、客戶服務方案等領域的論證試點。

爲何優先鼓勵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成渝等地區設立低空經濟示範區?

對此,楊嶺表示,“鼓勵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成渝地區是基於現有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作出的引導。同時,新能源航空器應用範圍中短期內在低空領域比較符合實際情況,該情況主要受新能源相關技術成熟度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