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小諾給大家介紹了指數基金的基本情況,想必它已經成爲很多人心中的“Crush”,迫不及待想要將其收入麾下。

那投資指數基金都有哪些技巧呢?今天小諾就來給大家支幾招,幫你輕鬆入手好指基。

第一招,看方向

有人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投資指數基金我們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投資需求,選擇好自己的投資方向。在上一期我們講了,指數主要分爲規模指數、行業指數和主題指數。不同指數的投資方向、適應的投資需求也不一樣。

如果你看好國家整體經濟、想要獲得市場平均收益,那麼可以考慮規模指數;如果你看好某個行業、想參與主題性機會那麼可以考慮行業指數、主題指數;如果你想進行全球資產配置,那麼除了A股指數以外,還可以關注下海外市場指數。

第二招,選基金

選擇好想要跟蹤的指數,我們就要開始挑選跟蹤該指數的指數基金了。對於已成立的指數基金,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

1、看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

對於指數基金,跟得“緊不緊”是考察其業績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具體而言就是看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即指數基金收益率與基準指數收益率之間的差異。

例如,某日某指數基金淨值上漲1%,所跟蹤指數上漲0.99%,那麼當天的跟蹤偏離度就是0.01%;而跟蹤誤差我們可以在一些三方平臺進行查詢,例如天天基金、螞蟻基金等。

跟蹤偏離度和跟蹤誤差越小,說明基金與指數的擬合度越好,更能達到複製指數走勢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基金的跟蹤誤差還受基金倉位、成份股調整、基金申贖等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對於跟蹤誤差的大小我們也要綜合進行判斷。

2、看是否有超額收益

“跟得緊”雖然是指數基金的首要目標,但卻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在控制跟蹤偏離度的前提下儘可能“多賺點兒”,無疑是錦上添花了。所以對於指數基金,尤其是增強型指數基金,我們不光要看他的跟蹤偏離度,還需要看他是否有超額收益。

大家可以翻開指數基金的定期報告,在“主要財務指標和基金淨值表現”中,可以看到這樣一張表格:

這張表中,“①-③”(淨值增長率-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列,就能體現基金在不同時間段獲得的超額收益,該數值可能爲正,可能爲負,數值爲正且越大也就說明基金獲取的超額收益越多。

3、看基金規模和基金公司整體實力

一般來說,指數基金規模越大,受到大規模申贖帶來的影響就越小,跟蹤誤差也就越小,所以對於跟蹤同一標的指數的指數基金,我們可以儘量選擇規模大一點的產品。

同時,還需要看基金公司的整體實力。雖然指數基金屬於被動式投資,但跟蹤標的指數同樣是個複雜的過程,需要精密地計算和嚴謹的操作,所以選擇實力較強的基金公司,往往能夠更加緊密地跟蹤標的指數。

第三招,懂方法

選好合心意的指基後,最重要的就是怎樣對它進行投資。

一些投資者期望通過擇時來把握市場上漲的黃金時間,但市場的節奏,誰也無法完全猜得準,摸得透。對於指數化投資而言,最精彩的招數往往不是反覆折騰,而是順其自然、以靜制動,即買入並長期持有。我們可以以低位相對多投,高位相對少投的方式進行長期定投,這種簡單易懂的方法反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住市場上漲的關鍵時機。

好了,今天的指數基金課堂就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

風險提示: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投資者投資於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時,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託管協議》、《招募說明書》、《風險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文件及相關公告,如實填寫或更新個人信息並覈對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自己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產品。投資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資存在可能導致本金虧損的情形。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不代表本基金業績表現。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買者自負”原則,在做出投資決策後,基金運營狀況與基金淨值變化引致的投資風險,由投資者自行負擔。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