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有一种说法,央行自己发行的货币才是CBDC,其他商业机构发行的不是央行数字货币,不是法定货币,具有一定风险。这种说法有比较大的误导性。”10月12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2023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指出,在中央银行的监管体系之下,多数商业银行账户里的资金(M1)安全性相当高,并不是所谓的商业性货币,更不能和某些金融科技公司搞的稳定币或加密货币相提并论。

周小川表示,在数字货币发展生态中,支付系统的数字化和货币的数字化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从技术和系统的角度看,支付系统在用多种多样的技术进行数字化。在这个过程中,支付系统的内容和工具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纸钞,变成了数字货币。从演进结果角度看,支付系统的数字化产生了多种支付产品,这些产品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就需要强调互通性,产生融合,也会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最初叫DCEP,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系统,所以电子化和数字化是紧密联系、很难严格区分的。

周小川称,可能早期的电子化不完全是数字型的,但中后期的电子化实际上跟数字化是混合在一起的,多数电子化进程也就是数字化进程。由于新技术的供给,有些事情从不可能逐渐变为可能。因此从数字金融和数字货币的发展上来看,要主张广义的支付系统数字化和数字货币,慎用狭义的数字货币概念。

随着数字货币生态的发展,一些概念逐步厘清,概念也在发生融合和升级。

周小川指出,目前数字货币包括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主要还是以账户型数字货币为基础,代币型数字货币也是一个可能有发展空间的路径,但主流还是账户型数字货币。“从技术上讲,数字货币和支付系统大量使用互联网技术,所以互联网技术本身和升级换代将对数字金融和数字货币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支付终端包括桌面终端、移动终端和预付卡等硬件介质,也可以和数字支付体系融合互补。”他称。

“所有这些应用都依托于金融基础设施。对于基础设施,一方面要实现系统的相互连接,一方面要实现通用性,最大程度上实现互通性。”周小川说,比如跨境、跨币种的交易,前端由市场机构提供服务,但需要有中央银行背景的清算系统在后台提供支持服务。

另外,周小川提出要深刻理解和坚持运用双层运营体系。

双层运营体系中,中央银行是第一层,商业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互联网平台公司以及电信运营商,作为第二层。

周小川表示,这个体系的核心特点是动态演进,而不是静止固化,是一个通过相互竞争来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创新的体系,也是一个多元并存的体系。

“这对一个大国来讲可能更重要,很难有人能够准确判断某一个系统、某一种技术一定比其他的系统和技术优越,应该允许多元并存,竞争选优。同时,在多元并存发展过程中强调互通性,而且系统是动态演进的,通过升级加强互通性,也能够引进更新、更高效的技术。”周小川称。

他表示,在双层运营体系下,政策制定要让数字支付系统独立生存,要设定一个价格体系,让数字支付系统能够进行服务收费。“费率可以很低,对于客户来讲影响相当小。如果没有收费机制,就会导致交叉补贴和交叉销售,支付系统服务商会把眼睛瞄向其他不该注重的方面。”

例如,有的系统服务商把支付作为门户,通过倒卖数据或利用数据做其他业务赚钱,这存在滥用数据风险。“或者把支付系统作为引流入口,而不是作为独立盈利的金融服务产品,这些都可能导致一些扭曲。”他称。

周小川强调,数字货币发展要坚持安全、便捷、低成本、反滥用等原则。安全历来是金融特别是货币的关键问题。由于技术成本越来越低、系统越来越便捷,滥用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反滥用包括防止洗钱和武器交易。此外,还要打击跨境赌博、反欺诈。“新技术既可以给老百姓带来福利,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要在整个数字货币发展中给予高度关注。”周小川称。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