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8月底以來,大湖股份(600257)的股價持續下跌。截至10月13日收盤,大湖股份的股價爲6.80元/股,較8月29日的最高價10.64元/股,已經跌去了36.09%。

10月12日晚,大湖股份發佈公告稱,因違反了信息披露的相關法規,公司及時任財務總監戴興華被交易所予以監管警示。

據悉,2023年7月22日,大湖股份披露《關於補充確認關聯交易的公告》,補充認定部分關聯方以及對部分歷史關聯交易補充履行審議及披露程序,涉及2020-2022年度發生的採購和銷售交易合計金額分別爲1708.41萬元、2,813.70萬元、2901.91萬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之比分別爲1.47%、2.42%、3.06%。

其中,大湖股份2021-2022年度與補充認定的關聯方分別開展關聯交易152.07萬元、597.35萬元,2020-2022年度與其他關聯方分別開展前期未預計的關聯交易1708.41萬元、2661.62萬元、2304.56萬元。

上述金額達到董事會審議標準,但大湖股份未及時履行審議程序和披露義務,直至2023年7月才補充審議並披露。

此外,大湖股份於同日披露《關於以前年度報告的更正公告》。公告顯示,大湖股份2020-2022年年度報告中披露主營業務分地區情況、產銷量情況分析、主要客戶和供應商情況、關聯交易有誤,對多處信息及數據進行更正。

大湖股份的信披錯誤主要集中於2021-2022年期間。事實上,這段期間,也正是大湖股份業績表現出現“惡化”的時段。

自大湖股份發佈2021年年報後,公司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7個會計週期的虧損。在2021年財報中,大湖股份的扣非淨利潤虧損達到了8791萬元;在2022年財報中,扣非淨利潤虧損下降至7617萬元;在最新的2023年半年報中,大湖股份的扣非淨利潤虧損爲1695萬元。

不過從股價表現方面來看,大湖股份出現短時間大幅下降的時段正是2023年8月底以來。大湖股份從最高價10.64元/股,快速回落。彼時,大湖股份恰好發佈了定增計劃的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籌集不超過5億元的資金。

此次警示函發佈後,投資者對於大湖股份的定增計劃是否將遭受影響尤爲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被出具警示函不屬於《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上市公司不得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情形。不過,證券監管部門在審查被出具警示函的上市公司申請的非公開發行股票行政許可事項時,往往會對其被出具警示函情形進行關注,上市公司往往需要對相關情況進行詳細披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