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13日訊(記者 史思同)在半年前剛受到嚴重警告處分後,大連銀行近日再遭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暫停現券做市業務權限。

據瞭解,彼時大連銀行因存在債券代持交易、虛增做市交易量等違規行爲,交易商協會曾對其做出嚴重警告,並責令其全面深入整改。然而,不知是整改效果不佳抑或是其他原因,近日大連銀行又再次因該事件而被暫停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做市業務的權限,同時還被要求限時整改。

對於此次業務暫停的具體情況,財聯社記者聯繫大連銀行進一步瞭解,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大連銀行業績持續承壓,不僅營收起伏不定,淨利潤更是自2018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今年依舊頹勢不減,上半年實現營收21.42億元、淨利3.37億元,分別同比減少30.34%、19.79%。

半年前遭嚴重警告,如今該業務權限被暫停

具體來看,交易商協會公告表示,前期,經2023年第8次自律處分會議決定,大連銀行因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做市業務存在違規行爲,被予以嚴重警告自律處分。目前,大連銀行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做市業務權限已被暫停,並限期整改。

實際上,此前4月份交易商協會就發佈自律處分信息指出,大連銀行作爲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機構,在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期間,違規開展爲他人暫時持有債券的相關交易,規避相關監管規定,虛增做市交易量,相關交易未反映真實或正當交易目的,未嚴格遵守做市業務規範,內部未能有效防範交易發生。

根據銀行間債券市場相關自律規定,經自律處分會議審議,對大連銀行予以嚴重警告,同時責令其針對該次事件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入的整改。而該次會議便是2023年第8次自律處分會議。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彼時大連銀行僅是嚴重警告及責令整改,還尚未達到要暫停業務的程度。直至近日,交易商協會再次發佈公告,宣佈大連銀行現券做市權限被暫停,同時整改也變成了“限時”。

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猜測,交易商協會此時暫停該銀行現券做市業務權限,或是由於近半年來該行對於此前違規行爲中存在的問題整改效果不佳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份,交易商協會通報多家機構存在債券代持交易違規行爲,其中明確指出,大連銀行通過做市業務方式,每日滾動開展買賣方向相反、清算速度不同的現券交易,代持利率債活躍券,且規模較大。

彼時交易商協會表示,做市商作爲銀行間市場基石機構,承擔着提高市場流動性、促進價格發現的重要作用,應切實提升做市交易能力,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確保合規穩健展業,“真做市、做真市”。

據瞭解,現券做市業務是指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通過持續向市場提供現券雙邊買賣報價,以及回覆市場詢價請求等爲市場提供流動性的行爲,而做市商即爲開展做市業務的金融機構。

業績持續下滑,淨利潤遭遇“五連降”

對於此次業務暫停的具體情況以及目前整改的進展等相關問題,財聯社記者試圖聯繫大連銀行進一步瞭解,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實際上,大連銀行的合規問題早已有所顯現。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大連銀行曾因多次審查、管理服務不到位,連收十餘張罰單,處罰金額合計超過900萬元。

而今年以來,除了受到交易商協會的處分以外,3月份大連銀行代銷的金谷信託相關產品違約兌付,遭一百餘位投資者聯合舉報;隨後4月份,大連銀行又被查出相關從業人員未取得基金從業資格,因無證上崗被監管部門勒令整改。

官網顯示,大連銀行爲中國東方資管旗下的股份制銀行,成立於1998年3月,註冊資本75.5億元,在北京、上海等地設有8家異地分行。

從經營方面來看,大連銀行已連續多年業績表現不佳。2018年以來,該行淨利潤已連續5年持續下降,2022年全年淨利潤僅爲6.51億元,同比下降18.79%,相較2017年的18.15億元縮水了近2/3;同時其營業收入也起伏不定,2022年實現營收57.75億元,同比降幅達-27.27%。

而今年以來,大連銀行業績持續大幅下滑。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收21.42億元、淨利潤3.37億元,分別同比減少30.34%、19.79%。截至上半年末,大連銀行資產總額4970.62億元,負債總額4606.01億元。

連續滑坡的營業收入與淨利潤,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大連銀行持續弱化的盈利與抗風險能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大連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年初下滑了0.24個百分點至9.23%,而同期行業平均水平爲10.28%;同時該行不良貸款率達到 2.47%,而同期行業平均則爲1.6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