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證券之星

債市方面,債券市場在節後震盪偏弱。一是長假期間,美元指數上行,匯率壓力仍在,資金價格仍未有效回落;二是穩增長政策方面,特別國債發行傳言不斷髮酵;三是權益市場方面,中央匯金公司增持四大行股份。

基本面方面,經濟處於溫和復甦狀態。PMI數據連續回升,疫後復甦進入第三階段。CPI、PPI止跌回升。庫存週期可能小幅企穩。但週期級別較低,經濟需求仍然較弱,產銷率指標較差。穩增長政策方面,地產認房不認貸落地已經接近一個月,二手房銷售有所改善,但房地產價格仍然偏弱;一手房銷售仍未有效企穩。

流動性和政策方面,利率債供給壓力較大,一是需要考慮1-1.5萬億左右的特殊再融資債供給壓力,當前特殊再融資債發行速度較快,已經披露發行4000億左右,二是當前單隻國債發行規模較高。信貸方面,節後票據利率已經回落,可能體現信貸需求的持續性並不強。在債券、信貸的流動性擠佔下,央行並未進行較大的寬鬆。可能是匯率壓力仍然對貨幣政策形成約束。

國壽安保基金認爲,整體來看,經濟處於溫和修復狀態,但復甦節奏較緩。當前資金面仍然是市場關鍵。特殊再融資債發行較快,影響資金面;從內外平衡的角度來看,當前較闊的中美利差限制央行寬鬆;匯率壓力在先,匯率對利率產生影響,離岸人民幣資金利率高企。後續來看,當前在巴以衝突的背景下,美聯儲釋放出一些暫停加息的鴿派表態,美債收益率和美元均有所回落,需要關注美聯儲貨幣政策和美元走勢。

股市方面,上週A股市場繼續底部震盪,寬基指數漲跌互現,創業板指跑贏上證50,中證1000跑贏滬深300,市場偏向小盤成長風格,賺錢效應依然較差,兩市維持“地量”成交。節後第一週,科技風格明顯佔優,電子、計算機、通信逆勢上漲是主要驅動。華爲產業鏈持續釋放利好,中秋國慶長假問界新M7大定量屢創新高,華爲Mate 60系列持續熱賣,驅動華爲汽車、電子產業鏈走高。此外,美國延長臺積電的芯片設備豁免期,疊加韓國芯片製造商三星電子、SK海力士已得到美國無限期豁免,可爲中國內地工廠進口美國芯片製造設備,電子板塊上週領漲。 近一月以來,醫藥板塊表現優異,其中GLP-1類減肥藥從產業邏輯來看錶現出高度景氣。近期又有消息稱減肥藥司美格魯肽在慢性腎病療效優異,再度引爆減肥藥相關概念股,CXO概念股表現優異,生物醫藥行業領漲。與此同時,35個代表城市日均成交面積較去年國慶假期及2019年假期下降兩成左右,地產銷售不及預期,地產鏈整體表現疲弱。長假境內出行旅客不及2019年同期,疊加節後利好兌現,旅遊酒店、影視等出行鏈走低,出行鏈與地產鏈大跌對大盤走勢形成拖累。具體來看,電子、汽車、醫藥生物、計算機、通信等行業領漲,社會服務、建築裝飾、商貿零售、建築材料、傳媒等行業跌幅居前。

當前的底部區域仍需堅定信心,等待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雖然市場對現實的再定價一波三折,但市場底部已經明確,隨着政策呵護加速落地、基本面企穩回升、微觀資金供需改善等積極能量積攢,市場信心有望提振,指數具備底部反彈空間,但向上路徑存在複雜性。從國內看,經濟仍處於弱復甦階段,波浪上行趨勢不變。9月國內CPI同比增速不及預期,核心CPI環比低於近年季節性,但PPI同比連續第3個月回升,是工業部門景氣度觸底回升的積極信號,需求側有待進一步提振。9月社融大幅走高超市場預期,主因爲政府債券推動,但實體部門信貸仍然偏弱。信貸總量偏弱、但結構向好,尤其居民中長期貸款是亮點。9月出口和進口增速跌幅均進一步收窄,四季度有望維持改善趨勢。從海外看,美國9月CPI同比增長錄得3.7%,持平上月,但核心CPI同比錄得4.1%,較上月繼續下行,美聯儲整體轉鴿,多位聯儲官員表示美債收益率上升有助於收緊金融環境,美聯儲繼續加息的必要性有所降低。在美聯儲轉鴿以及巴以衝突等事件影響下,美債收益率回吐了部分近期升勢,目前已跌至4.6%附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