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 10月16日,近期,按照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上交所擬組織50餘家滬市主板、科創板公司開展集中路演,多維度展示滬市公司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良好風貌。此次活動是上交所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相關要求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努力促進投資、融資、交易三端協同發力的積極嘗試。

近年來,上交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國發〔2020〕14號),細化落實中國證監會兩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滬市公司整體質量穩步提升,湧現出了一大批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勇於投身科技創新、真金白銀回饋投資者、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高質量上市公司羣體。據統計,滬市公司營業收入已站上50萬億元臺階,佔GDP總額超四成,營收和淨利潤近三年年均複合增速分別約12%和10%;研發投入總額近1萬億元,佔全國研發經費總投入超三成,近三年年均複合增速近30%;現金分紅總額近1.72萬億元,近三年年均複合增速近20%,派現佔淨利潤的比例持續穩定在35%以上。近三年來,滬市千億以上的龍頭公司和百億以上的大型公司分別淨增加16家和105家,達到80家和628家,新增公司半數以上爲科技創新型企業。其中,主板公司“壓艙石”作用不斷強化,2022年貢獻了全市場超七成的營業收入、近八成的淨利潤、近六成的研發投入和近八成的現金分紅;2023年上半年克服多重不利因素,保持強勁的發展韌性,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31%、16%,直接間接帶動就業人數2億人,在穩就業、保民生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科創板的“硬科技”特色愈發突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產業鏈的示範效應和集聚效應愈加顯著,2022年全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研發投入規模增速分別爲28%和19%,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中位數爲12%,平均每家公司擁有發明專利數量達到168項,形成了一批突破“卡脖子”難題的科技創新成果。

本次擬參與集中路演的50餘家公司,具有較強的代表性、示範性和引領性。其中,既有始終堅持國之大者、保障我國能源與網絡通信安全的“三桶油”“三大運營商”;也有紮實在專業領域不斷深耕,在全球競爭中打出“中國名片”的中國中車、萬華化學;既有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引領行業升級發展的中微公司、聯影醫療;也有長期堅持穩健分紅、持續反哺投資者的中遠海運、長江電力。這些公司將圍繞“行業領軍”、“數字經濟”、“民生服務”、“央企ESG”等四大主題展開路演,由上市公司高管領銜登場,結合公司自身經營、行業發展趨勢、創新升級情況等進行生動展示和詳細解說,並與境內外機構投資者、證券研究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代表進行深入的互動交流。

首場“行業領軍”和第二場“數字經濟”主題路演將分別在本週的10月18日和20日召開。“行業領軍”主題中,貴州茅臺、紫金礦業、上汽集團等17家行業龍頭的高管將相繼登場,詳解公司經營發展的新動向、新亮點。“數字科技”主題中,海爾智家、金山辦公、華虹公司等10家電子科技產業公司的代表們也將齊聚一堂,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角度共話數字中國新圖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