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衝突爆發第11天,由於以色列全面封鎖了加沙地帶,切斷了當地的水電和物資供應,加沙的人道主義局勢越發緊張。

據央視新聞報道,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10月16日表示,預計加沙地帶所有醫院的燃料儲備僅夠支撐24小時左右。燃料用盡後,備用發電機無法使用,將使數千名病患的生命面臨威脅。

爲緩解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局勢,國際社會已組織開展緊急人道主義救援行動。16日,中國國際發展合作署表示,中方正向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及巴民族權力機構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用於解決加沙地帶食品、醫療、居住等急需物資。

這是有針對性的選擇。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有1.3萬名工作人員,多數爲當地難民,現在又至少接收了40萬難民。而位於約旦河西岸拉姆安拉的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是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權力機構。

但現在的問題是,加沙地帶缺乏安全的人道救援通道,國際社會的緊急救援物資進得去嗎?

多方角力拉法口岸

目前,位於加沙地帶南部和埃及之間的拉法口岸是唯一不受以色列控制的通道,這裏本最有希望成爲人道主義救援的緊急通道。

但目前,拉法口岸已成爲多方角力的場所。10月9日,拉法口岸靠近巴勒斯坦一側遭到以軍數次轟炸,以色列方面警告稱,未經以方允許,任何人員和物資不得從拉法口岸過境。

10月10日,埃及方面以拉法口岸因轟炸無法運轉爲由,關閉了口岸。大量人員聚集於拉法口岸無法出境,外部物資也無法進入加沙地帶。

爲幫助滯留的美國人離開加沙,美國近來一直與埃及協商重開拉法口岸,這也是10月15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埃及的主題。但埃及方面僅表示同意開闢物資通道,拒絕了美方開通人員通道的提議。

有埃及媒體報道稱,埃及希望以開通人員通道爲籌碼換取美國的債務減免。而長期以來埃及本就擔憂,完全開放拉法口岸可能導致衆多巴勒斯坦難民進入西奈半島定居下來。

與此同時,或許是受到了美國壓力,以色列方面突然改了口風,稱讓更多的巴勒斯坦人離開加沙“符合以色列的利益”。以色列官員稱,埃以美三方正通過談判允許巴勒斯坦人從拉法口岸出境,人數將限制在每天2000人以內。

在這種情況下,多方媒體報道,10月16日上午,以色列和哈馬斯同時宣佈,從9時起在加沙南部臨時停火5小時,以讓外國人出境。但弔詭的是,隨後雙方又否認了臨時停火協議。

拉法口岸能否成爲人道主義救援通道,仍懸而未決。

加沙與以色列之間的口岸不會開放

其實加沙地帶並不缺對外通道,除了南部與埃及之間的拉法口岸,加沙地帶與以色列之間還有6個陸路口岸。不過其中4個已被以方永久關閉。此輪巴以衝突爆發前,只有設在加沙最南端的凱雷姆沙洛姆口岸和設在最北端的埃雷茲口岸開放。兩個口岸相距43公里。

凱雷姆沙洛姆口岸是唯一的商品過境口岸,80%的貨物進出這裏,而埃雷茲口岸則是人員進出唯一口岸。

埃雷茲口岸如同碉堡,這裏設有厚重的水泥隔離牆,牆頂設有電網,人員和車輛須經三道鐵門嚴格檢查後才能進出。衝突前,加沙地帶巴勒斯坦每天20000人可以從此處進入以色列合法打工。

儘管安保已夠嚴密,在10月7日哈馬斯的突襲中,兩個口岸均遭到了襲擊。有視頻顯示,哈馬斯的推土機推翻了凱雷姆沙洛姆口岸的一處圍欄,至少有10名武裝人員乘坐5輛摩托車穿過了凱雷姆沙洛姆口岸。而防衛更加嚴密的埃雷茲口岸的水泥隔離牆也曾被試圖爆破。

10月7日哈馬斯的突襲已經讓以色列軍情部門極其被動,以色列目前不可能打開這兩個口岸讓救援物資進入加沙地帶。但如果埃美以三方在拉法口岸協商未果,或許這兩個口岸會單獨開放以讓美國人離開加沙。

加沙民衆或不得不依賴地下走私通道

加沙人道主義局勢已十分嚴峻,如果拉法口岸打不開,加沙民衆只能依賴地下走私通道了。

自以色列軍隊2007年從加沙撤出並實施嚴密封鎖以來,地下走私通道就成爲哈馬斯控制加沙的地下網絡,同時也是加沙民衆的生活用品通道。

這個地下走私網絡於2014年以色列與哈馬斯的交戰中被發現。在那場交戰中,以色列爲報復哈馬斯的火箭彈襲擊,轟炸了衆多加沙地上目標,造成21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結果發現未能沉重打擊哈馬斯。因爲哈馬斯躲到了地下通道中。

耶路撒冷公共事務中心稱,加沙地帶的地下通道最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挖掘並用於走私。哈馬斯控制加沙後又把這裏建成了軍事設施。北約報告還表示,哈馬斯早在加沙地下通道中設立了“人盾”。

到目前爲止,加沙地下通道可能有2000多條。其中有的可以通到拉法口岸埃及一側附近,有的可以通到以色列邊境。

此輪巴以衝突爆發後,以色列國防軍也表示,這一次以軍對哈馬斯的進攻會進入“第二層”,即地下通道網絡中。

目前,加沙地帶聯合國近東救濟工程處等還在艱難運轉,但國際社會的救援物資仍難以順暢進入加沙。如果以軍對加沙的進攻到“第二層”,將造成不亞於五次中東戰爭的巨大災難。

能否打通人道主義救援通道,已成爲當下最緊迫的事,這也是會讓交戰雙方揹負歷史包袱的最大難題。

撰稿/徐立凡(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