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越來越低了,後悔沒有趁高點早存好定期!”近日,在某股份制銀行網點,儲戶王阿姨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9月初,多家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相繼發佈公告,宣佈下調定期存款利率後,城商行、農商行等地方性銀行也跟進下調。錢存哪裏,怎麼存,成爲不少人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已經找不到3%以上的定期存款了,大額存單額度又太難搶。”王阿姨的困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存款市場的變化。

整體來看,3%以上存款利率越來越少,根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樣本數據顯示,9月份3年期存款利率仍在3%以上的銀行網點佔比已不足10%,而年初這一比例在85%以上,5年期存款利率仍在3%以上的銀行網點佔比也僅在10%左右,且未來這一比例將進一步下降。

界面新聞記者查詢多家國有行定期存款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在1.8%左右,兩年期利率2.1%,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有所不同。比如建行三年期利率2.6%,五年期2.25%;中國銀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均在2.6%左右。

根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數據顯示,2023年9月,銀行整存整取存款3個月期平均利率爲1.648%,6個月期平均利率爲1.852%,1年期平均利率爲1.988%,2年期平均利率爲2.294%,3年期平均利率爲2.695%,5年期平均利率爲2.624%。

融360分析師劉銀平分析,和上個月相比,定期存款各期限平均利率均出現下跌,降幅在0.2BP到25.3BP之間,且呈現期限越長,降幅越大的態勢。而從不同類型銀行來看,1年及以上中長期存款,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利率降幅要大於城商行、農商行。此輪利率調整之後,股份制銀行3個月、6個月期存款利率整體水平最高,城商行、農商行1年及以上存款利率水平較高。

相比之下,大額存單雖然利率更高,但最大的問題是額度太少。“手機銀行操作不如年輕人熟練,所以從來沒在手機上買到過。”王阿姨有些無奈地表示。

針對這類情況,有銀行網點客戶經理人員表示,一般銀行都會在櫃檯渠道預留一些額度,但他也坦言,能不能在櫃檯買到也要碰運氣,一般每期大額存單開始銷售,一兩個小時就沒有額度了。不過,有的銀行可以爲特定客戶預留一些額度。

劉銀平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不同銀行利率有所區別,城商行各期限大額存單利率均處於領先水平;農村金融機構中長期利率也比較高;股份制銀行短期利率較高,中長期利率明顯低於地方性銀行;國有銀行大額存單利率在各類銀行中持續墊底,且各國有行之間的利率水平較爲一致。

在定期存款利率偏低,大額存單又搶不到的情況下,一些銀行推出的特色存款成爲儲戶青睞的對象。

特色存款,是商業銀行根據自身需要和客戶結構特點而推出的創新型產品,因爲其本質屬於存款產品,依照存款保險條例,50萬元以內屬於保障範圍,因此有銀行在特色存款銷售時稱特色存款可以“保本保息”。

另外,特色存款起存金額相對較低,比如招行將此類存款分爲100元起存和1000元起存兩檔,根據期限不同,利率比整存整取的存款高20BP至50BP,以一年期產品爲例,整存整取利率爲1.55%,而同一期限100元起存的招行特色存款利率爲1.95%,1000元起的存款利率爲2.05%。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特色存款產品在城商行和農村商業銀行中較爲常見,並不是所有的國有大行和全國性股份銀行都有此類產品。

界面新聞記者在走訪各家銀行網點查詢手機銀行時發現,目前各家銀行對於這類特色存款缺乏統一的名稱規範,產品類別歸屬也比較混亂。

有的銀行爲其單獨命名,在手機銀行中設置單獨入口;有的銀行則將其歸在“存款”模塊大類中。在某銀行APP搜索“特色存款”時,其名稱對應的產品則是結構性存款。

顯然,特色存款與結構性存款產品在資產構成、對應客戶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面有明顯不同,這樣的設置一旦造成用戶誤解,可能會導致儲戶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產品。

有銀行理財經理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特色存款起存門檻低於大額存單,但在利率水平上卻不輸於它,甚至普遍比定期存款還高,這類差異化的產品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有利於銀行提高競爭力。

業內人士認爲,在存款利率下調的大背景下,由於不同銀行的存款利率定價策略不同,導致不同地區、不同銀行之間的利率差異仍然較大。

劉銀平表示,未來銀行面臨的息差壓力更大,按揭貸款置換、特殊再融資債的發行、銀行支持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等都將導致銀行資產收益率下行,息差壓力將傳導至存款端,存款成本也需要進一步調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