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在北京舉行。“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中國人熟悉的“一帶一路”概念,是由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1933-1905)首次提出來的。鮮爲人知的,李希霍芬也曾經來到江蘇遊歷考察,留下了關於大運河與長江,關於19世紀六七十年代江蘇南京、鎮江、江陰等城市的珍貴記錄。

費迪南德·馮·李希霍芬

費迪南德·馮·李希霍芬是德國著名地質地理學家,曾擔任波恩大學、萊比錫大學和柏林大學的教授。他的足跡遍及很多國家。1868年至1872年間,李希霍芬對中國進行了七次地質考察,去過當時清王朝18個行省中的13個,對中國的山脈、氣候、人口、經濟、交通、礦產等進行了深入探查。在記錄其中國考察成果的五卷本傳世鉅著《中國——親身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中,他首創了“絲綢之路”的名稱,第一個指出了羅布泊的位置,提出了著名的黃土成因說。至今,德語中的“祁連山脈”依然被稱爲“李希霍芬山脈”。

1868年9月,李希霍芬從日本抵達上海,開始他的中國之行。此後,他去了上海、芝罘、天津、北京、寧波、舟山、紹興、杭州等地。離開杭州後,他坐船經大運河走水路,前往鎮江。沿着京杭運河北上,進入太湖後,李希霍芬記錄到:“太湖呈橢圓形,岸邊地勢平坦,長滿了蘆葦。湖上散落着幾座島嶼,島上多山。”太湖島上的人們從事絲織業,到處種滿桑樹。在他看來,太湖島上的風景竟與意大利倫巴第有幾分相似。船駛出太湖,繼續沿着運河北上,李希霍芬經過了木瀆古鎮,看到了附近有數座類似小島的巨大的花崗岩山,可能是靈巖山、天池山等小山。

《中國——親身旅行和據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中譯本《李希霍芬中國旅行日記》

江南素來富庶繁華,但在腐朽的清政府統治下,加上兵連禍結,19世紀60年代末的江南民生凋敝,一片破敗。船行運河,李希霍芬看到:“在運河上航行的100多里毫無意趣。這段路程再也看不到比較大的村落,與優越的自然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地人極度貧困的生活。看起來,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們比生活在山區裏的要貧窮得多。他們住在幾乎坍塌的屋子裏,和先時留下的那些宏偉建築物,比如橋樑形成了刺眼的對比。”相比之下,鎮江附近的丹陽城,卻給李希霍芬留下了較好的印象,“丹陽附近的農田利用率比較高,人口也多,比起以南的地方看起來富有一些,生機勃勃一些。”

抵達鎮江後,李希霍芬由運河進入長江,很快就來到了當時的江南政治文化中心、當時還稱爲“江寧”的南京城。

在南京,李希霍芬由城北的神策門入城,這座城門“熙熙攘攘,是通往城中商業區的重要的城門。街邊建有很多房屋,幾乎都是店鋪,但是看起來並不富有”。他看到了一座山坡上正在建的一座巨大的廟宇,“有一組組高大的殿堂,用巨大的石塊建成,裏面地上鋪着紅色的琉璃磚。這是我所見過的此時代最宏偉的建築物了”。雖然沒有明說這是哪一座建築,但可以推測出李希霍芬目睹的很可能是朝天宮。

拍攝於20世紀初的南京朝天宮,由曾國藩重建。

清朝同治年間,曾國藩將此前遭到破壞的朝天宮改建爲孔廟,將江寧府學也遷到朝天宮。這組建築羣至今保存完好,已成爲江南地區現存建築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清代官式古建築羣。

到達南京稍事休整後,李希霍芬去拜訪了一位在南京掌管軍火庫的M博士。軍火庫的旁邊,是在歐洲知名度極高的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歐洲人更習慣稱之爲“瓷塔”。昔日輝煌的“瓷塔”已經在太平天國戰爭中完全被毀。李希霍芬看到的是一堆瓦礫,“大部分的瓷磚都不見了,只能看到一些綠的、黃的或者紅色的殘片,要麼就是紅色或者黃色的裝飾磚”,這個景象令李希霍芬喟嘆不已。從地理位置分析,李希霍芬去拜訪的“軍火庫”,正是創辦於1865年的金陵機器製造局,那位“M博士”則是金陵機器製造局的負責人,英國人馬格里。

拍攝於19世紀70年代的大報恩寺遺蹟。

12月20日,李希霍芬拜見了在南京的湖廣總督李鴻章和兩江總督馬新貽。李希霍芬這樣記錄兩位“制臺大人”:李鴻章“高個兒,長得不錯,留着小小的絡腮鬍子,眼睛炯炯有神,做事麻利……”馬新貽“高個兒,比李大人還強壯,但是看起來脾氣溫和”。當時誰也沒想到,短短兩年後,這位脾氣溫和的馬總督就會在江寧府被一個叫張汶祥的人所刺殺,上演了轟動晚清的“刺馬”案。

李鴻章。

12月21日,李希霍芬遊覽了著名的明孝陵和明皇宮遺址,他記錄到,南京城“北部多山,南部多平地,城牆內東西寬至少7公里半”。經過戰爭摧殘,整個城市破敗沉寂,“城牆上開了很多門,現在極其荒涼,但是看來以前應該是相當繁華的。這裏曾經是明朝的皇宮,現在除了廢墟還是廢墟,看不到一點宏偉之處。”

飽經滄桑的明孝陵倒是激發了李希霍芬探索的興趣,他看到,“巨大的柱子支撐起高大的殿堂,殿內有一幢巨大的石碑,碑身和底座都是花崗岩。”“有一條道路通往第二組建築,路邊是巨大的石像生,有馬匹、大象、駱駝和其他神祕的動物形象,大小有實際兩倍大,全部是花崗岩刻成。”顯而易見,明孝陵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碑亭(民間俗稱“四方城”)和神道(今石象路和翁仲路)給李希霍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拍攝於19世紀70年代的明孝陵。

12月22日,李希霍芬離開南京,前往漢口,在那裏度過了1869年的新年。1869年1月15日,他沿着長江順流而下前往上海,經過九江、安慶、蕪湖等地,再次進入江蘇境內,考察了南京周邊的方山。作爲傑出地質學家的李希霍芬判斷,方山是一座火山,“山上遍覆火山岩,看起來它們不是同一次火山爆發時被噴射出來,因爲這些石頭的大小、形狀不盡相同……從山上的岩石、殘存的火山熔岩和山體的形狀可以斷定這是一座火山無疑。”

這一次,李希霍芬還細細遊覽鎮江,考察了鎮江附近的礦產資源,他寫道:“鎮江是海浪所能沖積到的長江沿岸的最遠處,藉助海浪的力量,中國人的帆船可以很容易地到達這裏,這就是此處最重要的商業價值。在這裏,長江江面開闊了很多,形成了衆多的支流,幾乎每一面都有運河延伸出去,這裏的地勢十分平坦,到處可見人口衆多的城市和村莊。”

19世紀末鎮江舊影。

他還遊覽了景色優美的“銀山島”,也就是焦山,“這個小島景色優美,其上建有多處廟宇和樓閣,主要由石灰岩構成,看起來十分雄偉壯觀”。離開鎮江後,李希霍芬經過了長江江蘇段重要的城市和地標——江陰城和南通狼山,並做了相應記錄。

1871年7月,李希霍芬再次來到鎮江和南京,遊覽了棲霞山、龍潭山、寶華山、湯山溫泉、下蜀、高資等地,調查當地的礦產資源。他將寧鎮山脈稱爲“南京山脈”。在李希霍芬看來,儘管南京山脈無法與安徽、浙江的高山峻嶺相比,但也並非沒有美麗之處,“它的最美之處在於可以站在較高的山峯盡情眺望。長江這條雄偉的河流和夾岸的高山形成的深谷,縱橫交錯的運河網,不計其數的鄉村、城市以及豐富的物產都鋪展開去,遠處的火山恰如這景色雋永而美麗的畫框,其中幾座山的輪廓淡入地平線,依稀可辨……”描繪了一幅長江江蘇段的壯美風景圖。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於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