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趙雲    

10月20日,證監會發布對萬和證券採取責令改正並限制業務活動監管措施的決定。同時,包括總經理在內的3名人員也被採取監管談話措施。證監會指出,萬和證券在潤科生物、樂的美、真美股份、佳奇科技、華南裝飾等項目中,盡職調查明顯不充分,但質控、內核未予以充分關注。

記者瞭解到,今年9月22日,證監會曾對萬和證券20億元小公募債發佈問詢函。證監會稱,有關部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萬和證券存在部分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等問題,並可能採取相關處理措施。請萬和證券補充披露前述現場檢查有關情況。

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被暫停3個月

證監會發現,萬和證券存在兩大違規行爲。首先是,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內控監督缺失,整體內控建設和規範性水平較低。存在內控組織架構不健全、內控部門履職不到位、未按規定建設使用工作底稿電子化系統、未嚴格落實收入遞延支付機制、“三道防線”關鍵節點把關失效等問題,在潤科生物、樂的美、真美股份、佳奇科技、華南裝飾等項目中,盡職調查明顯不充分,但質控、內核未予以充分關注。

其次是廉潔從業風險防控機制不完善,近三年未開展投行條線廉潔從業合規檢查,部分崗位人員出現違反廉潔從業規定的情況。

因此,證監會決定對萬和證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同時在2023年10月16日至2024年1月15日期間,暫停萬和證券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證監會還強調稱:“你公司應引以爲戒,認真查找和整改問題,建立健全和嚴格執行投行業務內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範,誠實守信、勤勉盡責,切實提升投行業務質量。同時,你公司應嚴格按照內部問責制度對責任人員進行內部問責,並向海南證監局提交書面問責報告。”

此外,證監會還認爲,楊祺作爲總經理及時任分管投行業務高管、時任質控部門負責人、高名柱作爲內核部門負責人、陳慎思作爲投行二部部門負責人,對相關違規行爲負有責任。因此,證監會對前述3人採取了監管談話措施。

記者瞭解到,前述5家公司均是IPO終止。2021年5月、6月和8月,潤科生物、樂的美和真美股份先後撤回材料而遭深交所終止審覈;2021年10月,證監會對佳奇科技終止註冊;2021年12月,證監會對華南裝飾審覈不通過。

此外,2022年3月,因真美股份IPO項目,萬和證券及2名保代已被深交所採取相應措施。

上個月小公募債或因此遭問詢

2022年,萬和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81億元,其中投行業務收入0.42億元,佔比約23%。萬和證券在2022年年報中稱,2022年,公司繼續大力發展債務融資業務,推動公司債務融資業務的行業排名實現連年提升,尤其是2022年度公募公司債券承銷規模的行業排名已上升至第28名,位於行業中上游水平。

另外,2023年上半年,萬和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42億元,同比增逾4.6倍,淨利潤也同比扭虧爲盈。其中投行業務收入0.64億元,同比大增246.68%。據悉,主要是萬和證券仁信新材IPO項目成功發行,帶動公司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大幅增加所致。記者查閱到,仁信新材的保薦及承銷費合計爲約0.61億元。

如今,暫停萬和證券保薦和公司債券承銷業務3個月,對其市場地位和聲譽的打擊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這也會讓萬和證券在短期內面臨收入下降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被業務被暫停發單雖然如今才落地,但此事件可能早已對萬和證券產生影響。記者注意到,今年9月22日,證監會稱,對深交所報送的關於萬和證券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審覈意見、註冊申請文件及相關審覈資料進行了審閱,形成如下意見。

“近日,我會了解到,有關部門在現場檢查中發現發行人存在部分業務內部控制不完善等問題,並可能採取相關處理措施。請發行人補充披露前述現場檢查有關情況,並進一步說明相關事項是否會對發行人自身經營管理、盈利能力及債券償付能力產生影響。”證監會問詢道。

上述問詢函需要萬和證券及主承銷商在3個月內向深交所提交書面回覆意見及電子文檔。不能按期回覆的,證監會可依法作出終止審查的決定。深交所網站顯示,前述萬和證券小公募債申報規模爲20億元,8月17日項目審覈狀態爲提交註冊,目前仍未有進一步審覈狀態。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1191176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