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玻璃江湖

踏出國門、揚帆海外,是新形勢下淄博玻璃企業的“新長征”。

在共建“一帶一路”大背景下,我市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通過金融賦能、企業改革創新、政府爲企業精準尋求商機等方式,爲玻璃企業加快融入“一帶一路”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舞臺。目前,淄博市已成爲全國日用玻璃製品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

金融賦能,助力高耗能企業轉型升級

隨着消費升級,玻璃用品也迎來了更廣泛的發展空間。但業內人士指出,日用玻璃產業爲高能耗的傳統工藝落後產能,企業想要在細分市場和產業鏈關鍵環節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必須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走創新發展之路。

在山東宏達玻璃製品有限公司廠區,可以看到一道獨特的佈局,傳統手工製作車間與全新的自動化生產車間隔街相望。

“正是利用精細的手工製作工藝,宏達玻璃生產出了一批批品質精良的產品,藉此打開海外市場,收穫了企業的‘第一桶金’,也將宏達獨有的大型器皿製作工藝推向了世界。而產品銷路打開後,則需要技術創新改造提高產量。”山東宏達玻璃製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蓋福奎說。

2021年,宏達玻璃利用我市“技改貸”政策,投資5000萬元對三號車間進行技術改造。目前宏達玻璃擁有世界先進的機械化流水線12條,全自動壓制設備3臺,ABB全自動機械手6臺,日產量可達200多噸,在大尺寸瓶罐玻璃材料領域位於國際前列,年生產能力突破10萬餘噸。生產的容量爲2500ml以上的日用玻璃廣口瓶佔全國出口市場的95%,產品越來越受到各國客商的青睞,年銷售額達2億元。

金融服務正在賦能傳統工業企業技術改造,轉型升級,爲企業提供“輸血造氧”的獨特功能。

技術創新,助力傳統產業拓出千億市場

在傳承傳統玻璃工藝的同時,我市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爲玻璃產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當企業完成自我革新後,進一步去拓寬市場,佔據更大市場份額,則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我市玻璃企業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依託“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廣闊市場,讓“走出去”真正實現。

山東黑山玻璃集團通過幾年的潛心研發,生產出高硼硅耐熱玻璃產品。“高硼硅耐熱玻璃既可以耐受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也可以直接放到280攝氏度以上的烤箱中使用,其性能受到外國客戶的青睞,出口量佔全國市場的95%以上。”該集團銷售經理吳建東介紹。

“傳統產業也可以開拓出千億級市場。”山東黑山玻璃集團總經理韓祥孝說,把傳統產業高效輸出到“一帶一路”國家,既可以恢復在淄老企業的“造血能力”,又能實現傳統產業“第二春”。

爲了給企業出征“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商貿機遇,我市玻璃企業在原有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日用玻璃企業的研發水平和產品品質逐年提高,正引領日用玻璃產業向輕量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轉型升級。

政府牽線,助力淄博美物跨境出海

市貿促會、市商務局等聯合淄博海關從我市傳統產業實際出發,揚長避短,有針對性地爲企業尋求新的商機。

10月16日,市貿促會舉辦跨境電商業務交流洽談會,淄博海關、市商務局等有關負責同志參加座談。

與會客商山東雲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就服務淄博企業跨境電商運營和人才培訓,助力玻璃等淄博美物跨境出海、拓展國際渠道等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

據悉,山東雲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及互聯網技術研發企業。該公司長期專注跨境電商領域,在境外多個國家建有多個海外倉,具備歐洲全線、巴西等區域物流運輸優勢,專業從事企業跨境電商運營、國際物流運輸、人才培育、知識產權及市場開拓等服務。

淄博海關數據顯示,我市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玻璃製品出口規模由2013年的10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7.8億元,年均增長6.5%。今年1-9月,我市對共建國家出口玻璃製品12.5億元,佔我市玻璃製品出口市場份額的33.2%。

十年步履堅定,十年再啓新程。我市玻璃企業正在利用各類政策優勢,在“一帶一路”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而作爲百年工業強市的淄博,也力爭成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力軍。

責任編輯:戴明 SF00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