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王明旺、王威兄弟正在進行一場賭局。

創業三十餘年,王明旺兄弟打造了一家資產近800億元、市值一度近千億元的全球鋰電池領域的頭部玩家欣旺達(300207.SZ)。王明旺也因此躋身富豪之列,成爲廣東茂名首富。

然而,欣旺達遇到了天花板,甚至是危機。2022年以來,公司增收不增利,2021年11月至今,市值蒸發了600億元,如今市值不足300億元。

“大象”被迫轉身,王明旺兄弟決定將動力電池板塊的欣旺達動力分拆出來,獨立上市。過去三年半,欣旺達動力累計虧損超32億元,嚴重拖累了欣旺達的業績。

欣旺達動力居行業前十,總資產232.46億元,尚未上市估值已達355億元。在“寧王”、“迪王”已經瓜分了70%左右的市場份額情況下,王明旺兄弟還有多少機會?

贏了,有望躋身行業前三,輸了,就會被踢出行業前十。王明旺兄弟與欣旺達動力,在進行一次“生死之戰”。

三次創業終成富豪

跟很多經營實體的老闆一樣,王明旺兄弟是白手起家的草根,他們屬於連續創業成功的典型。

1967年5月,王明旺出生於廣東茂名電白,跟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一樣,王明旺較早選擇了自謀生路。高中畢業後,他就前往深圳淘金。他在一家鋰電池打工一段時間後,認爲這樣的工作沒有出路,1992年,他聯合幾個朋友創業,開辦了一家模具加工廠。然而內部因爲利潤分配產生了矛盾,王明旺的第一次創業就此失敗。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大哥大”風靡一時,王明旺嗅到了商機。他當起了中間商,帶着弟弟王威採購手機電池、賣電池。1993年,攢到了一定資金後,王明旺開始第二次創業。這一次,他仍然與他人合夥,成立佳利達電子加工廠,他負責研發生產,弟弟王威負責銷售。但一年之後,再次因爲利潤分配起爭執,第二次創業再告失敗。

儘管第二次創業失敗了,但王明旺堅持認爲,手機電池有“錢”景,他需要一個機會。

1995年,索尼郡山工廠意外失火,超百萬電池被燒燬,索尼手機等電子產品價格大幅增長。得知這一消息,王明旺覺得,他該有所動作了。

通過多方渠道聯繫到一個電池材料供應商後,王明旺賭上全部身家,買下了剩下的所有電池材料,經過組裝後賣給索尼公司。這一下,索尼公司壓力減輕了,王明旺、王威兄弟也真正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1997年,王明旺兄弟踏上了第三次創業之旅。他總結前兩次創業失敗經驗教訓,成立深圳欣旺達電子有限公司,這是一家電池代工廠,依舊是分工協作,王明旺負責研發生產,王威負責市場開拓。

在那個手機迅速普及的時代,王明旺抓住了時機,推動欣旺達快速崛起。

2011年4月,欣旺達闖入A股市場,在創業板掛牌交易,當年其營業收入10.31億元。

上市後,王明旺兄弟推動欣旺達積極進行產業佈局。如今,欣旺達已經成爲全球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頭部玩家。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總資產接近800億元。

王明旺成了富豪。2022年,王明旺、蔡帝娥夫婦以190億元財富位列《2022家大業大酒·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187名。2023年3月23日,《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發佈,王明旺夫婦以130億元財富位列榜單第1782位。

創新與穩健遇上股價大跌

王明旺兄弟的成功,與抓住時代機遇、重視技術創新密不可分,也與規模穩健擴大有關。

欣旺達初創之時,王明旺就抓研發創新,幫助下游客戶降本,並以此打開了市場。一個曾經流傳較廣的故事是,王明旺想打入飛利浦的供應鏈。

本世紀初,飛利浦、三星、西門子等國際巨頭霸佔了中國手機市場絕大部分份額。2001年,飛利浦發布了某型號手機,王明旺發現,這款手機電池存在不少問題。他與飛利浦方面接觸,提出供貨電池的想法,但因欣旺達規模太小,在業內也沒有什麼地位,遭到拒絕。

王明旺並未放棄。欣旺達買來這款手機進行拆分分析,再逐一改進,並製造了手機電池。不過,即使手機電池質量大幅上升,價格下降30%,飛利浦雖然予以認可,但還是拒絕合作。

2003年,飛利浦的一家電池供應商提供的電池出現燃燒、漏液甚至爆炸等問題。飛利浦趕着出貨,一時半會根本找不到可替代的電池,危急之下想到了欣旺達。

王明旺抓住了這一次難得機遇,一週之內,爲飛利浦供應6000套電池。

通過這一件事,欣旺達正式進入飛利浦的供應鏈系統,也在手機電池領域打出了名聲。

王明旺還通過收購深圳匯創達科技,增加薄膜開發與銷售業務等,與康佳、日本電氣、海爾、聯想等開展合作,2011年,欣旺達通過與ATL合作,進入蘋果手機供應鏈。

2014年,是王明旺及欣旺達的轉折點。這一年,公司進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務,涉及電動汽車電池電芯、模組、BMS(電池管理系統)和PACK(電池包)等核心環節。

通過開拓客戶、擴產,如今,欣旺達的動力電池客戶包括東風、吉利、雷諾、日產、上汽、廣汽、沃爾沃、大衆等海內外衆多知名頭部車企。

在研發方面,王明旺投入不菲。2011年,欣旺達的研發投入爲0.38億元,約佔營業收入的3.69%;2018年,研發投入首超10億元;2022年,研發投入27.42億元,佔營業收入的5.26%。

截至2022年末,欣旺達的總資產約744.94億元,同比增長74.75%;總負債約481.88億元,同比增長66.86%,淨資產200.56億元,同比增長53.92%。

近五年,也就是2018年至2022年,欣旺達的資產規模增長近3倍,負債規模增長2.63倍,淨資產增長2.74倍;資產負債率方面,2020年底爲76.70%,2023年6月底降至59.06%。2022年末,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110.98億元,較2018年底增長3.3倍。

上述數據表明,王明旺採取了穩健的經營策略,欣旺達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強。

然而,二級市場上,欣旺達表現不給力。

K線圖顯示,2018年,欣旺達的股價在9元/股左右橫盤,期間最低不足7元/股,2019年開始震盪上揚,2021年11月10日,股價最高達到55元/股,較2018年時上漲了5倍多。此後,其股價急轉直下,且一蹶不振,2023年8月25日,一度跌至13.47元/股,10月20日的收盤價爲15.79元/股,市值爲294億元,較2021年高峯時縮水了600億元。

“大象”不得不轉身

市值縮水600億元,王明旺兄弟的財富也隨之縮水。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的?

欣旺達的經營遇到了天花板。從經營業績方面看,2018年,欣旺達實現營業收入203.38億元,淨利潤7.06億元;2022年,營業收入521.62億元,同比增長39.63%,淨利潤爲7.58億元,同比下降11.32%。與2018年相比,營業收入增加近320億元,淨利潤僅增加0.52億元。2023年上半年,欣旺達營業收入222.36億元,同比增長2.39%,淨利潤爲1.64億元,同比下降29.12%。

數據顯示,王明旺與欣旺達遇到了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從2022年年報披露的數據看,欣旺達銷售費用5.98億元、管理費用21.49億元,同比增長113.57%、43.84%,增長迅猛,大幅超過當期營業收入增速。

費用增長迅猛,淨利潤表現不佳,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問題出在欣旺達動力身上。王明旺將欣旺達動力定位爲專注於動力電池業務,欣旺達動力在業內已有較高地位。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2022年,欣旺達動力的動力電池裝機量位列國內前五、全球前十。2023年上半年,欣旺達動力在全球的動力電池裝車量合計4.6GWh,同比增長44.9%,市佔份額爲1.5%,排名第十;國內裝車量位列第六,其中三元動力電池裝車量位列第四,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位列第六。

不過,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欣旺達動力合併口徑下的營業收入分別爲4.32億元、29.64億元、129.22億元、51.5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虧損7.07億元、10.53億元、10.94億元、3.93億元,合計虧損32.4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上半年,欣旺達動力盈利1.33億元,2023年上半年盈轉虧。

現實狀態下,欣旺達這頭“大象”不得不轉身,但是,選擇什麼樣的方向,是讓欣旺達動力繼續帶崩母公司欣旺達的業績與股價?還是讓欣旺達動力獨立發展?王明旺兄弟選擇了斷臂求生,賭一把欣旺達動力。

欣旺達動力密集增資擴股,估值已達355億元,目前已開啓IPO上市之旅。

然而,對於王明旺兄弟及欣旺達而言,又面臨一個問題——分拆欣旺達動力,母公司欣旺達面臨被掏空。

截至2023年6月末,欣旺達動力的總資產、淨資產、總負債分別爲232.46億元、172.83億元、59.63億元,佔欣旺達的29.48%、53.53%、12.80%。

如果分拆上市,那麼,欣旺達動力將從母公司分走近30%總資產、超過一半的淨資產,而只分走10%左右的債務,欣旺達有被掏空風險。這對欣旺達的股東及投資者而言,是不公平的。王明旺兄弟將如何應對?

豪賭動力電池,贏了,欣旺達動力進入行業前三,欣旺達也因此突破天花板。但如果輸了,欣旺達動力可能就很難崛起,斷了臂的欣旺達也將受波及。

這場賭局,王明旺兄弟有多少勝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