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1880~1942)中國現代畫家、書法家、音樂家、戲劇家。名文濤,別號廣候、漱同。出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法師。

禪聯

飲諸佛法海;

放大智慧光。

禪聯

發心求正覺;

忘己濟羣生。

禪聯

遠離於衆相;

願度諸羣生。

禪聯

自性真清淨;

諸法無去來。

禪聯

入於真實境;

照以智慧光。

自題

今日方知心是佛;

前身安見我非僧。

禪聯

起大願雲周法界;

以普賢行悟菩提。

禪聯

戒是無上菩提本;

佛是一切智慧燈。

禪聯

素壁淡描三世佛;

瓦瓶香浸一枝梅。

禪聯

衆生幻化無有實;

諸佛護念恆不忘。

禪聯

開發衆生智慧海;

得見如來清淨身。

禪聯

光明照耀靡不及;

智慧增長無有邊。

禪聯

如月清涼被衆物;

以法滋味益羣生。

禪聯

悉使衆生離諸苦;

普於十方演妙音。

禪聯

瞭解世間猶若夢;

滅除障垢無有餘。

杭州靈隱寺

人生哪能多如意;

萬事只求半稱心。 

禪聯

智慧照十方莊嚴諸法界;

大慈念一切無礙如虛空。

禪聯

當度衆生界當淨國土界;

普入三昧門普遊解脫門。

草菴大殿大門

草積不除,時覺眼前生意滿;

庵門常掩,毋忘世上苦人多。

摩尼光佛像

石壁光明,相傳爲文佛現影;

史乘載記,於此有名賢讀書。

----------------------------------------------

黃本驥(1778—1853),字仲良,號虎癡,湖南寧鄉人,居黃坑。生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據楊彝珍咸豐六年孟冬月《金石萃編》序雲:“黃虎癡學博捐館之前月,以所輯《金石萃編》寄劉子重通守藏之,逾三載矣。”故可推知其卒年當在咸豐三年(1853),年七十六。

自題

未酬千里志;

空負十年春。

長沙嶽麓山雲麓宮

二十年前此讀書,記古寺夕陽,常看青楓紅葉臨絕頂;

一千里外更窮目,數今朝風物,只有月色灘聲似舊時。

--------------------------------------------------

謝祖乾(1872-1941),字禎原,一字蘭圃,號鍾靈。詩人、畫家、書法家、金石家、教育家。

頤樓風月欄

靜坐邀明月;

清談有晉風。

頤樓味蘭軒

秋蘭薰客座;

夜月照禪牀。

慄凹涼亭

角利爭名,世事爲艱當息氣;

尋山問水,郵亭可坐好談心。

合撰

月沛園,亭臺樓閣成行,醉石榭中唯個石;(謝祖乾)

黔陽縣,畫印詩文俱絕,味蘭軒裏看禎蘭。(田名瑜)

-----------------------------------------------

陸光祺,字壽維,號掬珊,晚清仁和(今杭州)人。擅繪畫,人物、花鳥靡不工緻,嘗與毛西堂(庚)、錢叔蓋(松)結社南屏。文瀾閣閣中殘書爲丁竹舟、松生兩君所掇拾,陸曾爲繪書庫抱殘圖。

崇文書院仰山樓

湖光與天遠;

山色上樓多。

崇文書院寓齋

青鞋布襪從此始;

湖月林風相與清。

----------------------------------

陳豪(1839-1910),浙江仁和人。字藍洲,號邁庵、墨翁、止庵、怡園居士,同治九年優貢生,官湖北漢陽知縣。

書法墨跡

吟思白社傾家釀;

坐對青山讀異書。

西湖虎跑寺

山翠滴前楹,榜草曾留名宦跡;

泉香餘片石,畫蘭爭訪勝朝碑。

挽袁京卿昶

從朱雲地下游,大計則抗節以諍,三疏先曾拚一死;

記於公夢中語,今日竟成名而去,孤忠應自鑑千秋。

杭州西湖劉莊聯

泉石亦經綸,攬全湖多少樓臺!試大開綺戶,遍倚雕欄,對西子新妝,如此文章真富麗;

琴樽容嘯傲,看佳日聯翩裙屐,有萬樹棋花,四圍嵐翠,話天台軼事,本來家世是神仙。

----------------------------------

許宗彥 (1768—1818)浙江德清人,字積卿,一字固卿,又字周生。嘉慶四年進士,授兵部主事,就官兩月告歸。專心讀書著述。學問通達古今,尤精天文及禮制。

自挽

月白風清其有意;

斗量車載已無名。

自題書舍

厭聞家事常如客;

愛看名山悔不僧。

-------------------------------------

汪輝祖(1731 -1807),字煥曾,號龍莊,浙江省蕭山瓜瀝原雲英鄉大義村人。清代乾、嘉時期的良吏。

自題縣署

官名父母須慈愛;

家有兒孫要久長。

自題書室

苦心未必天終負;

辣手須防人不堪。

------------------------------

吳坤修(1816——1872年) ,字竹莊,江西永修縣吳城吉山村人。捐納從九品。分發湖南,咸豐間爲湘軍水師司軍械,旋領新募“彪字營”,轉戰贛、皖,同治間官至安徽布政使、署巡撫,曾刊《半畝園叢書》,有《三恥齋詩集》。

鴻雪軒

萬頃湖光浮日月;

一樓山色變雲煙。

大觀亭

地隔中原勞北望;

天生江水向東流。

贈妓紅碧

願身化爲紅綬帶;

也應勝似碧紗籠。

合肥城隍廟

城郭尚依然,問雨中春樹萬家,誰是保障;

風雨多變態,只檻外清波千頃,鑑比鬚眉。

挽曾國藩

二十年患難相從,深知備極勤勞,允矣中興元老;

五百里倉皇奔命,未獲親承色笑,傷哉垂暮門生。

挽吳鶴山封翁

本是同族弟兄,當年論事論心,每到難時憐故我;

試問吾鄉父老,此後任勞任怨,更從何處覓斯人。

-----------------

徐郙,字頌閣,生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卒於光緒三十三年(1908)。同治元年(1862)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國史。他精書法,又擅長山水畫,因此受皇帝和皇后的器重。孝欽顯皇后作的畫,都叫他題字。同治皇帝御賜給他“雅韻清才”、“嫩晴庭院初來燕,新水池塘欲上魚”的匾額。

題景

雲歸時帶雨數點;

木落又添山一峯。

自題

偶看芳草思名馬;

每見青山想異書。

自題

竹不如花清且雅;

蘭雖類草秀而香。

格言

立德立功居之以敬;

友直友諒尊其所聞。

格言

經濟宏通是爲真學;

室家和樂必有至情。

賀聯

鵲笑鳩舞大喜在後;

麟趾鳳雛和氣所居。

蘭州甘肅貢院

帝有恩言,下詔特增科舉額;

士先器識,憐才無負相臣心。

----------------------------------------

羅士琳(1789~1853),字次璆,號茗香,安徽歙縣人。因長期寄居揚州,所以自稱甘泉人。 他的最重要的數學成就,是對傳統中算“四元術”的闡發;其最有價值的著作,是《四元玉鑑細草》。

賀人完姻

聞鳳窺丹穴;

乘鴻駕紫煙。

水倉門

玉瓚何煩裨竈禳;

金蓮永免祝融災。

賀人完姻

鳳鳥于飛,賓親以禮;

金玉爲寶,婚悅宜家。

賀人完姻

十月維陽,嘉耦曰配;

三星在戶,吉事有祥。

挽張鑄臺

命也何如,無祿竟難沾薄祿;

天乎欲問,廣文可許作修文。

桃花庵三賢祠

勝地景芳徽,卅載三賢俱典郡;

同龕昭祀典,兩文一獻共稱忠。

賀陳嘉樹60歲壽

有才子八人,彩獻萊衣,林壬大備;

先立春三日,釐延柏酒,花甲初周。

代叔公挽姪媳

七族盡同聲,贊從舅從姑,相吾家賢阮;

一朝成永逝,對佳兒佳婦,憶衛國莊姜。

桃花庵三賢祠

楊柳拂堤塍,追溯前徽,於宋歷仁宗兩世;

桃花遍祠宇,傳來美諡,至今合文獻三忠。

挽張松崖母厲太夫人

羨姊三遷訓子,四行劻夫,計平生婦職無虧,仉氏班姬堪並擬;

慟我十年炊臼,九月廢莪,想此後泉臺有伴,小姑從母定相親。

挽趙蓮漵

慟生不逢辰,母在堂,妾在帷,弱女在閨,更嗣續猶虛,劇憐朝露先零,定卜此時難瞑目;

嘆我無知己,家多故,身多病,命途多舛,信友朋最篤,豈料晨星又落,相期後至共論心。

挽陳嘉樹

追思患難相依,感適館授餐,談經講學,薪傳已閱廿年,詎者番頻阻風帆,致我遲來,空展遺容成沒世;

可惜封圻未轉,算巡方煮海,陳臬維藩,棠蔭僅留三省,慟此際才停露冕,值君小極,誤投蠲庳喪斯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