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增,到底會不會承諾保底收益呢?

近日,金固股份(002488.SZ)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孫鋒峯、孫金國、孫利羣收到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警示函。

根據警示函,原因是“在金固股份2017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過程中,分別與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方簽署相關協議,約定對其承諾保底收益。”

幾家認購方否認簽署保底協議

10月17日,時代週報記者就此事聯繫了金固股份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此事系2017年發生,“這是因爲九泰基金出現問題,然後發出來,相當於我們這邊實控人存在這個問題。”

由於存在處理程序,所以現在警示函才發出。但九泰基金是否收到警示函,該負責人表示不便回答。 

“我們所有的項目從來都不籤這種保底協議的。”作爲金固股份2017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方之一,10月17日,金元順安基金相關負責人回覆時代週報記者。

10月19日,華鑫證券(另一家金固股份2017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認購方)也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我公司未與金固股份控股股東、實控人簽署保底協議。”

這就很奇怪了,至少6家機構參與了金固股份的定增,難道只有九泰基金一家和金固股份實控人“簽署相關協議,約定對其承諾保底收益”?

對於此事,10月17日,九泰基金某負責人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這件事已經發生了好久了,也發酵過了,關於這些我們公司應該不會再有具體的回應了。”

九泰基金規模先增後縮,業績不佳

從成立至今,九泰基金的資產規模出現了起伏變化。

根據wind數據顯示,九泰基金於2014年7月3日成立,成立初2015年6月的規模爲25.83億元,管理1只基金。九泰基金於2017年底資產規模達到最大,爲143.97億元,管理17只基金。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九泰基金的管理規模已大幅縮水,只有18.36億元,但基金數量卻增加到了23只。

Wind數據,九泰基金的管理規模在總計197家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143名,位於較後的位置。

從基金規模方面來說,九泰基金的基金規模總體上偏小,多數產品規模在1億元以下,最大的也就2.3億元,爲九泰久睿量化股票A。

從近6個月和1年業績來看,九泰基金的開放式基金產品業績幾乎都是負的,這顯示九泰基金產品整體盈利能力較弱。

在產品業績整體表現不佳的同時,年內九泰基金也有張鵬程、趙睿、楊飛3名基金經理離任。根據wind數據顯示,九泰基金經理數量較少,只有9名,明顯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21.75名,其中八位是男性,一位是女性。

Wind數據顯示,九泰基金的基金經理任職年限從0.4年到8.28年不等,平均爲4.05年,其中資歷最深的基金經理是劉開運,任職時間最長達8.28年,目前在管產品7只,規模7.65億元。

對於已走過九年發展歷程的九泰基金而言,如何增長業績、提高管理規模,成爲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