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5%,給市場帶來警示。

23日,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升至5.025%,創十六年來新高,隨後回落近20個基點,跌穿4.83%,抹去了上週三以來的漲幅,走出了一條耐人尋味的弧線。

引發這一弧線的直接導火索是,對沖基金潘興資管平掉了長期美債的空頭,作爲近年來精準捕捉到美國長期國債交易機會的對沖基金,其行爲對市場具有明顯影響。不過,值得挖掘的是,什麼原因導致精準做空美國長期國債的基金改變了方向。

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是全球風險資產的定價基準,近乎是無風險收益,其中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更被看作是全球資產定價之錨,幾乎全球所有的風險資產都或直接或間接以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爲定價基準,這意味着該收益率中樞一旦上翹,將抬高整個全球風險資產的風險溢價,拉昇其他風險資產的融資成本,容易引發全球資金流向出現大調整。最近幾個月美國持續出現跨境資金淨流入,業已顯示出全球風險資產定價之錨的變化帶來的突出影響。

當前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高企的原因,大致與以下幾個方面高度相關:一是這反映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緊縮進入了第二階段,即貨幣政策進入向實體經濟傳導階段,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日益凸顯。這強化了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市場可預期性,強化了貨幣政策對經濟的反饋機制和敏感適應能力,使美聯儲對接下來的貨幣政策變得更加謹慎。

二是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維持在高位,原因在於美國經濟增長表現強勁,市場預期其最新一個季度的GDP增長在4%左右。

三是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走高,反映市場對美國政府過度舉債的一種制衡。國債收益率走高,意味着美國政府融資成本變高了,這將會對其融資能力和意願產生明顯的市場約束,這種市場約束相比美國國會層面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制衡約束,更直接也更富剛性。用諾獎得主布坎南提出的赤字民主分析框架解釋,就是對任何國家來說,內債也是債,要避免觸發更大範圍的經濟社會不穩定性,就必須賦予市場約束最終確定權力行權邊界的權利。

四是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走高,預示着以價值觀求同排異爲主的國際經濟生態鏈已經基本定型,且經濟較爲活躍,尤其是以美元主導輻射區帶動的經濟體系日益活躍,這是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走高的更大的市場和經濟基礎。

當然,當前全球進入震盪狀態,中東、俄烏地區等攪動的全球避險情緒,觸發風險敏感性投資者投資美國國債,一定程度上緩衝了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的上漲風險,強化了其無風險收益特徵。

面對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的高企,我們需警惕的是全球風險資產的重估重整和分化,尤其是隨着全球資金基於逐利性而大幅流入美國,非美元計價的風險資產將面臨愈發激烈的拋售潮,基於貨幣政策傳導邏輯和機制,目前僅僅是全球風險資產對美聯儲貨幣政策做出真實反映的開始,之前美聯儲加息引發的美元荒是應然反應,現在是實然效果展現。

因此,全球美元荒將可能以更加突出和激烈的方式出現。而面對全球美元荒,要認真應對其可能帶來的風險。

具體到中國,需提高外匯資產的流動性和變現能力,減少對非美元風險資產的持有頭寸,避免非美元的外匯資產出現價值重估性行情,被動抬高中國外匯資產的損害準備。同時增加可變現美元資產的持有頭寸,以及增加黃金儲蓄等硬通貨等。

面對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上升,大到國家小到個體,都需量力而行地更加註重可管控風險的投資,做自己認知範圍之內的事;同時,擁抱更加開放的體系是禦寒之道,任何風險都需通過市場交易才能緩釋,人爲阻斷市場交易自由和資產變現能力,帶來的只是短期的心理安撫,不會緩釋風險,反而會抬高個體和組織的風險緩釋成本。因此,風險應對之策是以疏爲善、以管爲主,堅決杜絕控而不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