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馬子卿    

近日,紫金銀行(SH601860,股價2.59元,市值94.82億元)公告稱,截至2023年10月20日,公司股票已出現在任意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中有十五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當期轉股價格的80%的情形,“紫銀轉債”(113037.SH)轉股價格已觸發向下修正條款。

紫金銀行決定不下調“紫銀轉債”轉股價格

紫金銀行公告稱,經審議通過,公司董事會決定本次不向下修正“紫銀轉債”轉股價格,且在未來六個月內(即2023年10月21日至2024年4月20日),如再次觸發“紫銀轉債”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條款,亦不提出向下修正方案。從2024年4月21日開始重新起算,若再次觸發“紫銀轉債”轉股價格的向下修正條款,屆時公司董事會將再次召開會議決定是否行使“紫銀轉債”轉股價格的向下修正權利。

據瞭解,“紫銀轉債”於2020年7月23日發行,發行總額45億元,債券期限6年,目前距離到期日還有兩年半以上的時間,轉股價格爲3.85元/股。

記者注意到,“紫銀轉債”自發行以來經歷了四次轉股價格調整,其初始轉股價格爲4.75元/股,2021年6月15日因年度利潤分配調整爲4.65元/股,2021年8月10日因滿足轉股價格向下修正的條件而調整爲4.05元/股,2022年6月13日因年度利潤分配調整爲3.95元/股,2023年6月16日再度因年度利潤分配調整爲3.85元/股。

另外,此前在2022年8月31日和2023年3月21日,“紫銀轉債”轉股價格也曾觸發向下修正條款,而公司董事會均決定不向下修正“紫銀轉債”轉股價格。

對於不下修轉股價的決定,紫金銀行表示,鑑於“紫銀轉債”距離存續期屆滿尚遠,綜合考慮公司的基本情況、股價走勢、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以及對公司長期穩健發展與內在價值的信心,爲維護全體投資者的利益,公司董事會決定本次不向下修正轉股價格。

尚未轉股的可轉債佔“紫銀轉債”發行總額的99.99%以上

實際上,銀行發行轉債的訴求在於補充核心資本,而只有在可轉債轉股後才能實現這一補充,下修轉股價則有利於提振債券持有人的轉股意願。不過,轉股價格的下修空間也會受到股票交易均價、每股淨資產等因素的制約。

記者注意到,該行2020年7月發佈的《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中規定,可轉債存續期間,當該行A股股票在任意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中有十五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於當期轉股價格的80%時,該行董事會有權提出轉股價格向下修正方案並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表決。此外,修正後的轉股價格應不低於審議上述方案的股東大會召開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價和前一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交易均價,同時修正後的轉股價格不低於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淨資產和股票面值。

據悉,紫金銀行2022年年報中每股淨資產爲4.67元,2023年中期報告中每股淨資產爲4.76元。由此來看,紫銀轉債當前並不具備轉股價下修的空間

稍早之前,紫金銀行發佈的《可轉債轉股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尚未轉股的可轉債金額爲44.996億元,佔“紫銀轉債”發行總額的99.9911%。

記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以來,多家上市公司發佈不向下修正可轉債價格的公告。“下修條款”是可轉債發行公司的一種權利而非義務。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記者表示,上市公司選擇不下修轉股價也可能有多種考慮因素。

例如,希望維護現有股東利益,下修轉股價可能會稀釋現有股東所持股份,降低現有股東的權益和價值,爲了保護股東利益,公司可能選擇不下修轉股價;希望維護市場信心,下修轉股價可能被市場解讀爲公司業績不佳或內部存在潛在問題,從而降低市場對公司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評估,爲避免負面影響,公司可能選擇暫不下修轉股價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1897557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