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與鄠縣源大少府宴渼陂》讀記

(小河西)

與鄠縣源大少府宴渼陂

應爲西陂好,金錢罄一餐。飯抄雲子白,瓜嚼水精寒。

無計回船下,空愁避酒難。主人情爛熳,持答翠琅玕。

此詩作於天寶十一載(752)或十二載夏,時杜甫陪岑參兄弟遊美陂。(參前二篇。)此詩寫渼陂的一次宴會。宴會的主人是鄠縣的源少府(縣尉)。參加宴會的有杜甫和岑參兄弟。岑參也寫了《與鄠縣源少府泛渼陂》。杜甫詩“得寒字”,岑參詩“得人字”。宴會設在渼陂遊船上。

應爲西陂好,金錢罄一餐。飯抄雲子白,瓜嚼水精寒。

罄:《爾雅》:“罄,盡也。”《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秦中苦雨思歸…》(唐-孟浩然):“二毛催白髮,百鎰罄黃金。”《嚴公仲夏枉駕草堂兼攜酒饌》(杜甫):“看弄漁舟移白日,老農何有罄交歡。”

抄:用匙(chí)子取食。《贈劉師服》(唐-韓愈):“匙抄爛飯穩送之。”《初歸雜詠》(宋-陸游):“即今爛飯用匙抄。”(北方口語稱“勺子”爲“匙子”。)

雲子:白色小石子。《漢武故事》:“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雲山朱蜜、玉液金漿,其次藥有五雲之漿、風實、雲子、玄霜、絳雪。”《丹經》(東晉-葛洪):(雲子乃)“碎雲母也。今蜀中有碎礫,狀如米粒圓白,雲子石也。”

水精:水晶。《廣雅》:“水晶,石英也。”《山海經》:“水玉,即水晶。”《麗人行》(杜甫):“紫駝之峯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大意:也許是因爲渼陂的風景好,主人不惜傾囊破費安排聚餐。喫的是雲子一樣的白米飯,還有瓜果像水晶一樣冰寒。

無計回船下,空愁避酒難。主人情爛熳,持答翠琅玕。

避酒:指在宴會中因怕勸酒而避席。《秋夕遣懷》(唐-姚合):“臨書愛真跡,避酒怕狂名。”

爛熳:同“爛漫”。豪放,不受拘束;情感真摯坦率等。《贈煉丹法和殷長史》(梁-江淹):“身識本爛熳,光曜不可攀。”《江南春懷》(唐-李白):“身世殊爛漫,田園久蕪沒。”

琅玕:似珠玉的美石;喻珍貴之物;喻優美文辭。“翠琅玕”,也作青琅玕。《四愁》(漢-張衡):“美人贈我青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美女篇》(魏-曹植):“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此處似比主人詩文優美。

大意:沒辦法躲到船底下去,俺徒然想着避酒之難。主人情深意厚詩文豪放,俺只好寫詩應答青翠的琅玕。

詩意串述:這首詩與同時寫的前兩首渼陂詩不同,純粹一首應酬詩。唐朝的文人聚會喝酒喫飯跟今天差別不大,時代特色較明顯的是當場作詩。這次宴會,主人是個縣尉,或也是個文人,或也寫了一首詩。岑參和杜甫和詩。杜甫這首詩前二聯寫宴會。在風景如畫的渼陂遊船上,主人安排瞭如此豪華的宴會。不僅有精白的米飯還有涼爽的瓜果。(限於字數,渼陂特產,鄠縣野味,還有長安流行的美酒無法一一道來。)下二聯敘作詩理由。三聯說“避酒”,避酒應是客套話。杜甫見到船上有酒就想躲到船下避酒?鬼才信!末聯美主人“情爛漫”,還贊主人的詩文或致辭如“翠琅玕”一樣優美珍貴。俺必須作詩“持答”。本詩應別無深意。

附:《與鄠縣源少府泛渼陂》(唐-岑參)

載酒入天色,水涼難醉人。清搖縣郭動,碧洗雲山新。

吹笛驚白鷺,垂竿跳紫鱗。憐君公事後,陂上日娛賓。

天色:水天一色的渼陂,即杜甫說的“天水相與永”。清搖:即船在清澈的水中搖動。中二聯挺美。末聯說源少府是在“公事後”才“日娛賓”的。

附:《與鄠縣羣官泛渼陂》(唐-岑參)

萬頃浸天色,千尋窮地根。舟移城入樹,岸闊水浮村。

閒鷺驚簫管,潛虯傍酒樽。暝來呼小吏,列火儼歸軒。

地根:地底。此指探尋水深。他們在船上試圖測量水深。杜甫在《渼陂行》中說“沉竿續蔓深莫測”。簫管:即杜甫《城西陂泛舟》的“橫笛短簫悲遠天”。潛虯(qiú):即潛龍。常喻有才德而未受重用之人。此很可能指杜甫。杜甫還在等着朝廷安排工作呢。李白曾經把一位“令弟”比作潛虯:《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唐-李白):“令弟經濟士,謫居我何傷!潛虯隱尺水,著論談興亡。”後來孟郊也把張籍比作潛虯:《寄籍》(唐--孟郊):“浮雲何當來,潛虯會飛騰。”歸軒:回到住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