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成爲首個明確提出“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機制”的一線城市。

日前,《廣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廣州市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2021-2035年)》經第四屆廣州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專業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提出“優化成本覈算與徵拆標準,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機制,拓寬城中村改造資金支持渠道等策略,破解城中村改造難題,提升改造效率”

業內人士表示,房票安置可以創造出巨大的需求,對新房、二手房庫存去化有明顯的效果,也能滿足居民多樣化的居住需求,還能降低改造成本,緩解改造資金壓力。

提升改造效率

據瞭解,廣州此前城中村改造的補償方式,主要以回遷房補償爲主,現金補償爲輔,“房票安置”是第一次出現在相關文件中。由此,廣州也成爲首個明確提出“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機制”的一線城市。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上述專項規劃順利審議通過,標誌着廣州市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工作在規劃統籌引領、土地要素保障、價值導向轉變、政策制度創新、管理機制完善等多個方面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成爲指導廣州市面向2035年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要綱領性規劃。

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是廣州市對存量空間的重構,是存量土地時代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的重要專項規劃,向上銜接《廣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落實城市戰略目標、國土空間格局、規劃分區、重大基礎設施等,提出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的目標、規模、分區分類分步策略;向下傳導城市發展戰略意圖,積極穩步引導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在全面支撐“製造業立市”、協同促進歷史生態保護、強化公共基礎設施供給、構建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推動項目落地實施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有利於商品房庫存去化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截至目前,超過30個城市已經公佈並實施房票安置政策,除了廣州之外,還有鄭州、南京、南昌、昆明、貴陽、廈門、無錫、溫州等熱點城市。

在房地產供求關係變化的情況下,加上地方財政規劃、未來拆遷安置需求等因素,政策上將更多鼓勵房票安置。一方面減輕城中村改造前期資金鉅額投入,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商品房庫存去化。

李宇嘉同時提醒,房票安置的匹配度可能不高。目前,庫存主要集中在城市外圍。比如廣州外圍區域廣義庫存消化週期在5年左右,而近期推進的城中村改造,主要是主城區及靠近主城區的區域(番禹、黃埔、白雲),這些區域目前庫存並不大。由於去年以來這些區域房價調整,村民則對於外圍區域的房屋接受度不高。

編輯:宋兆卿 張祉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