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召開“推進金融改革 服務實體經濟”新聞發佈會。記者會上獲悉,近年來首都金融業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切實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創新形成了一批具有突破性、示範性的“北京經驗”,實現了由“跟跑”到“領跑”的整體躍升。

近年來,本市一批優化金融營商環境支持政策出臺,實施一批先行先試工作,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機動車、船舶、知識產權等動產和權利擔保登記信息的統一查詢,開展全國首個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推進知識產權保險試點,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及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

在北京,小微企業搭上了“融資紓困直通車”。“300萬元的投產資金幫助企業脫離困境!”來自亦莊的一家小微企業負責人感慨。雖然無抵押無擔保、沒有較好的稅務記錄,但銀行金融“及時雨”還是精準滴灌到了這家小微企業。

市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建立了全國首個小微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快速響應機制作用,推進小微金融服務顧問制度,完善“融資紓困直通車”機制。

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享受到了金融政策的紅利。據統計,截至9月末,北京地區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2.4%,累計新增貸款同比增2227億元;北京轄內金融機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3.1%,處於全國利率窪地,較2018年降了145個基點,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爲4%,比2018年降了264個基點。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還從時間、環節、成本三個維度持續優化小微企業的賬戶服務,企業辦理開戶時間由平均4天,縮短至平均1天至3天。

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刻,一筆筆融資到賬的背後,離不開金融數據“多跑腿”。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北京監管局建設了全國首個省級銀政數據共享平臺——北京金融綜合服務網,打通政務數據與金融數據之間的“斷點”,助力首都信貸資源精準投放,個人及企業獲得信貸資金超2萬億元。

不少中小企業還獲得政府資金“真金白銀”支持。據瞭解,市經信局充分利用中小企業發展資金,依託銀行、融資擔保等金融機構的作用,“普惠支持+重點培育”並舉,持續提升金融服務企業創新創業的能力和水平。2022年至今年8月,中小企業發展資金、高精尖產業發展資金從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支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支持高精尖產業“硬科技企業”等方面發力,支持金額近30億元。

此外,市經信局還推動設立企業上市培育庫,打造擬上市企業服務工作機制,大力推動企業上市和新三板掛牌。截至8月底,專精特新企業當年新增上市11家,佔全市新增上市公司數量的48%;專精特新企業新增16家新三板掛牌,佔全市新增掛牌公司數量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