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呼籲加強國際協調合作。

10月30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長沙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經濟發展與安全論壇第二屆大會”上表示,美元等國際儲備貨幣加息衝擊發展中國家的外部融資能力。

周小川稱,當前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加劇,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脫鉤,導致全球貿易和投資大幅放緩,世界和平發展遭受嚴重威脅,公共衛生、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等,已經可能危及到人類安全。當前,放棄對抗與分歧,重啓對話與合作,纔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對各國而言,要統籌好經濟發展和經濟安全,同樣要加強國際協調和合作。

周小川提出了四點建議:首先,當前全球經濟增長,發展中國際面臨外部環境不斷惡化,美元等國際儲備貨幣急劇加息,給新興市場、發展中國家外部融資能力和本國金融市場穩定造成巨大沖擊。貨幣安全和金融監管機構之間需要加強溝通協調,爲區域金融安全提供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提升債務可持續性,都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需要維護多邊形貿易和規則。目前保護主義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產生較大損害。各國要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全球分工合作,需要安全供應鏈作爲保障。當前,促進自由貿易各類協議的升級,將進一步促進生產要素跨境流動,有力提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維護開放形式的經濟。

第三,促進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發展,需要加強全球數字治理。信息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在賦能經濟發展同時,也帶來全新的監管挑戰,當前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網絡安全的全球治理缺位。周小川建議,要引導技術健康發展,需要對數據有序流動,安全合規建立規則,維護公平競爭環境,提升人工智能技術可靠性等,並且促進跨國執法合作。

提高氣候韌性和抓住綠色革命契機,需要加強全球氣候融資合作。當前全球氣候危機已經成爲現實,各國要加大氣候保護行動,向綠色低碳技術轉型,資金和技術合作都是關鍵,綠色關鍵礦產的穩定供應也成爲戰略重點。唯有全球共同合作,推動發達國家落實爲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維護綠色產業鏈的韌性,推動實現轉型。

周小川稱,經濟發展與安全離不開和平穩定合作的國際關係,亞洲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增長動力源,貢獻了大約一半的經濟增長。亞洲是全球價值鏈分工的重要體系部分,亞洲應在彌合全球分歧、促進互信和團結作出重要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