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還貸潮”——這場銀行與購房人之間的博弈,已持續一年有餘。

彼時,各家銀行提前還貸“預約多到爆炸,排隊排到投訴”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10月25日,在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調一個月後,各家銀行又對符合“二套轉首套”要求的存量房貸利率統一調降,多家銀行相繼透露調整“成績單”。那麼,“提前還貸潮”退去了嗎?記者就此走訪多家銀行了解。

多家銀行交出房貸調整“成績單”

8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於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稱《通知》),明確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鼓勵銀行與借款人協商調整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

《通知》發佈後,包括國有六大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陸續發佈了存量首套房貸利率的調整細則。根據人民銀行統計數據,9月25日至10月1日,在存量首套房貸利率調降正式落地實施的首周,有98.5%符合條件的存量首套房貸利率完成下調,合計4973萬筆、21.7萬億元人民幣。調整後的加權平均利率爲4.27%,平均降幅0.73個百分點。

10月25日,在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調一個月後,各家銀行又對符合“二套轉首套”要求,以及此前採用固定利率或採用基準利率定價,而借款人已向銀行申請轉爲採用LPR定價的貸款,進行了統一調降。

近日,在A股上市銀行三季報披露之際,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等也相繼透露了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的進展。

建設銀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表示,目前,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工作基本結束,該行符合調整條件的貸款基本調整到位,99%符合條件的住房貸款已完成了利率調整。農業銀行個人信貸部總經理查成偉表示,該行爲符合條件的存量首套房貸實施利率下調,共惠及730多萬客戶,平均下調幅度73個基點。興業銀行公告顯示,對符合LPR定價的存量浮動利率的首套房貸款,該行已於9月25日集中完成第一批次主動批量調整,涉及近百萬客戶,節省了客戶的房貸利息支出。

多家銀行提前還款潮回落

存量房貸利率調降落地一月有餘,“提前還款潮”是否退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西部地區多家銀行。

建行西部地區某支行行長對每經記者表示,自從存量房貸利率調降落地之後,該支行的提前還貸現象已有明顯緩解。

目前不需要排隊了,客戶想提前還款的話,來櫃檯直接就能辦。最近每週也就那麼兩三筆。”該行長表示,提前還款現象已沒有年初那麼“兇猛”了,基本恢復了以往的正常情況。“大家都平靜了。”

降息後我們行最近沒有提前還房貸的客戶,而且不需要排隊,審批結束就可以提前還款。”中行西部地區某分行房貸經理也同樣表示。

至於“審批”週期的長短,則要看不同銀行的具體要求。

記者自某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成都分行房貸業務經理處獲悉,該行提前還貸“目前維持平穩,不需要排隊,但是銀行會有各自的審覈週期,我們一直是一個月沒變。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衆多銀行的提前還款潮已有所回落。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在日前召開的2023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老百姓普遍反映,存量房貸利率降低,明顯減少了利息負擔,降低了提前還貸的動力。特別是對前期在利率較高時購房的工薪階層和個體工商戶,效果尤爲明顯。”

也有部分銀行提前還款情況並無明顯變化

然而,並非所有銀行都享受到了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帶來的“紅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了多家銀行的相關人員,發現部分銀行的提前還款情況並沒有明顯變化。

工行西部地區某支行房貸經理表示:“最近提前還款的也不少,排隊是肯定要的。

我們行提前還款客戶本來就不是太多,這段時間情況和平常差不多。降息前後基本上沒有明顯變化。”西部某省級城商行客戶經理如是說。

提前還款的熱度,與不同區域、不同銀行的業務量有關,也有可能同一家銀行的不同分支機構也有區別。部分銀行的提前還款熱度並未明顯退去,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分析人士認爲,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一些借款人可能面臨收入下降等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選擇儘早還清房貸,以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另外,一些借款人可能對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幅度和持續性不夠滿意,認爲提前還款可以節省更多的利息支出。此外,一些借款人後續可能有其他的資金需求或投資計劃,需要用提前還款釋放出更多的資金空間。

銀行可從多方面緩解淨息差壓力

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不僅減少了借款人的房貸利息支出,還可以平滑提前還貸給商業銀行帶來的經營壓力,留住優質的房貸客戶。但同時,也給銀行的淨息差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鄒瀾提到,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利潤保持增長,但淨息差持續收窄,利潤增速也有所下降。2023年上半年,商業銀行淨利潤爲1.25萬億元,同比增長2.6%,增速較上年同期低了4.5個百分點;淨息差爲1.74%,同比下降了0.2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認爲,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後,銀行的資產端收益率會有所下降,而負債端資金成本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隨着貨幣政策逐步迴歸常態,市場利率有所上升,銀行的同業拆借成本和債券發行成本也會相應提高;另一方面,隨着居民儲蓄意願下降和消費需求回升,銀行的存款增速放緩,存款競爭加劇,存款利率也會有所上升。因此,銀行如何控制負債端資金成本仍面臨着較大挑戰。

爲了應對淨息差壓力,銀行需要在多個方面進行優化調整。例如,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優化資產結構和期限結構,提高資產收益率和流動性;加大中長期穩定資金的引入力度,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加強風險管理和控制,防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加快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提高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