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31日,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媒體代表團來到南京交流訪問。媒體代表團一行走訪了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廟、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等地,親身體驗南京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受南京創新發展活力。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媒體代表團一行6人蔘訪中山陵。

爲推動與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友好交往,增進聖普各界對中國的瞭解和認知,江蘇省外辦與駐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大使館共同組織了此次媒體訪問活動。來自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國家電臺&國家通訊社”、“兄弟電臺”、《透明報》、《熱帶報》的媒體記者代表團一行6人,到南京、蘇州等地進行交流訪問和採訪報道。在南京的行程中,南京市外辦陪同參訪。

10月30日下午,在有“南京最美600米”之稱的明孝陵石象路,迷人的秋色和形態各異的石雕像讓代表團一行讚歎不已。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兄弟電臺”記者若吉馬爾拿出手機,不停地拍攝記錄着眼前的一切。“我們國家是一個海島,雖然氣候與南京差不多,但是景色卻大不相同,加上剛纔瞭解的一些歷史知識,讓我印象十分深刻,希望我的家人朋友們都有機會來南京看看。”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媒體代表團和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

10月31日上午,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媒體代表團一行認真觀察了水稻和棉花等農作物,“之前沒有見過,要是我們國家可以種植這些就太好了!”國家電臺&國家通訊社記者埃德米爾松和同行人說道。在溫室大棚裏,各種蔬菜、水果、花卉等吸引了大家的關注。與試驗田不同的是,這裏運用了無土栽培、智能控溫控溼等現代化農業技術,不僅節約了土地資源,還能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科技力量對農業的發展實在太重要了!”埃德米爾松介紹,因爲土地等自然資源稀缺的原因,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農業發展緩慢,希望今後能加強交流合作,讓這些農業科技成果在聖多美和普林西比生根發芽,幫助當地人民解決溫飽、增加收入,推動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

媒體代表團一行在觀察水稻,很多中國的農作物他們之前沒有見過。

媒體代表團一行參觀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溫室大棚。

在溫室大棚裏,各種花卉和蝴蝶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訪問期間,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媒體代表團還參觀訪問了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和江蘇省廣播電視總檯,與媒體同行進行業務交流。

內容來源: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唐婷費壽濤杜文雙 通訊員張梓涵

圖片來源: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杜文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