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市場視爲全球經濟“金絲雀”的韓國出口自去年年底以來首次增長,這是該國經濟增長前景的一個積極信號,也表明全球需求正在顯示出彈性。韓國關稅廳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韓國10月份出口同比增長5.1%,爲13個月來首次反彈。排除工作日差異,日均發貨量也增長了7.6%。進口下降9.7%,貿易順差達16億美元。

韓國的出口在經歷長達1年的低迷後開始恢復增長

SK證券經濟學家An Young-jin表示:“目前我們看到的經濟動能,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庫存的消化。”他表示,未來生產可能會增加,並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不過,韓國國內消費需求需要繼續改善,目前看來,由於利率居高不下,情況不確定。”

韓國的出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科技產品所推動的,而某些類型半導體價格的反彈讓人們燃起了出口勢頭可能加速的希望。

一些經濟學家還認爲,韓國的貿易數據可以大致反映全球需求,尤其是科技行業的需求。

三星電子週二公佈的收益好於預期,前景也在改善,這對芯片行業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另外,芯片製造設備生產商協會SEMI稱,全球硅晶圓出貨量在今年下滑後,明年可能會恢復增長。

韓國生產從機械、展示品到成品油的各種商品。穆迪分析(Moody ‘s Analytics)首席韓國經濟學家Dave Chia表示,汽車、機械和半導體可能會帶動出口增長,使韓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政策制定者預測的1.4%。

韓國貿易部長Ahn Duk-geun上週表示,全球對韓國商品的需求正在均勻增長,而不是侷限於少數幾個地區,這提振了前景。

不過,也存在挑戰。儘管出口增長也表明海外需求有所改善,但全球經濟前景仍不明朗。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央行可能會繼續採取限制性貨幣政策來對抗通脹。

與此同時,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衝突可能會推高油價和通貨膨脹,從而打擊消費者信心。其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在增加韓國面臨的風險。

惠譽集團旗下的BMI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速將從今年的2.5%放緩至2.1%,因此韓國出口的改善可能會在未來幾個季度放緩。

數據顯示,10月份韓國芯片出口同比下降3.1%,較之前的兩位數降幅有所緩和。對美出口增長17.3%。

石油產品的出貨量增長了18%。汽車出口增長19.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