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日,谢磊明、方介堪、徐无闻篆刻艺术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西泠印社副社长、本展学术主持韩天衡(视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本次展览策展人谷卿,西泠印社理事、方介堪先生再传弟子张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刘绍刚,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徐无闻家属徐立先后致辞。开幕式上,杜鹏飞为方广强、徐立、杨庆颁发捐赠证书,感谢他们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方介堪篆刻印屏》《徐无闻篆刻印屏》《谢磊明印屏》等六件作品。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哲主持。清华大学部分师生校友、艺术界代表、媒体记者、社会观众等出席了开幕式。

展览开幕式现场,西泠印社副社长、本展学术主持韩天衡以视频方式致辞

在20世纪涌现的杰出篆刻家群体中,谢磊明(1884—1963)、方介堪(1901—1987)、徐无闻(1931—1993)三位无疑极具代表性,他们之间师弟授受、承先继后,在深入汲取传统养分的基础上,对文人篆刻和篆书艺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创作实践展现出古典文艺的丰富美感和独特魅力,同时也强调和重申了印学和书学的文化立场。癸卯金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特举办“铁笔丹华:谢磊明、方介堪、徐无闻篆刻艺术展”,精心遴选三位先生的代表作品和珍贵文献,以集中呈现他们的艺术造诣和学术观念。

展厅现场

谢磊明、方介堪、徐无闻均为西泠印社社员,以篆刻名世,实则也都是博通诸艺的人杰。谢磊明自幼饱读诗书,浸淫词章,喜好戏曲和古典小说,其书温文典雅、柔劲相成;方介堪的书法诸体兼善,亦时染丹青,题画诗文常见自作,艺文修养相当全面;徐无闻在艺术上最为人称道的是玉箸篆,尤以拟中山王厝器铭文书法独步字林,他在诗词、绘画等领域也是深耕既久、多有创见,故而一直都有“全能”之誉。

谢磊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4.8×4.8×13.5cm ,1946年

谢磊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印屏

方介堪《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3×3×7cm

方介堪印屏,87.3x45.8cm,1985年

徐无闻《老子其犹龙耶》 2.5x2.1x4cm 1988年

30年代,方介堪与张大千等合影,前排左一长髯者为张大千,左二为吴昌硕,后排左一持扇者为方介堪,左三为黄宾虹

1937年,张大千、方介堪、于非暗、黄君壁、谢稚柳及雁荡县长张玉林等

1947年4月,从左至右夏承焘、方介堪、马一浮、马公愚、袁心粲摄于西湖复性书院

2023年是谢磊明逝世60周年、方介堪逝世36周年和徐无闻逝世30周年,西泠印社也迎来建社百廿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此首度举办篆刻艺术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篆刻原作、印蜕印谱以及相关书画、信札、手稿、器物等文献,期以观照和讲述现代篆刻史、鉴藏与交流史的一个重要面向,并借此向保存金石、护持文物、研究印学、传播艺术、热衷教育的杰出学人和优秀传统致以由衷敬意。

展览将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10号展厅展出至2024年1月3日,欢迎清华师生及社会各界观众莅临参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