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周星馳電影的你,絕不會對苑瓊丹陌生。

《唐伯虎點秋香》中“風華絕代”的石榴姐,《九品芝麻官》中“巧舌如簧”的老鴇三姑,《封神榜》中樂觀通透的殷十娘,三個經典配角奠定了苑瓊丹“黃金綠葉”的地位,不少觀衆更是稱她爲“唯一能和周星馳搶戲的女演員”。

然而這樣一位有資歷、有演技的港圈老戲骨,卻在近期宣佈自己暫時息影,將全面投入直播帶貨行業。據香港媒體報道,苑瓊丹稱,直播帶貨的酬勞比當演員吸引人,還可以擺脫當演員的不安全感。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反應迥異,有人表示理解,有人強烈支持,也有人提出質疑:演員收入這麼高,怎麼會有不安全感?

“莫不是‘石榴姐’在利用大家的童年濾鏡賣慘?”

“縱然香港老戲骨

也可能面臨職業困境”

“相對於內地演員來說,香港的這些老牌演員,尤其是電視演員,生存是蠻困難的。”

曾擔任某一線男演員經紀人的邵陽直言,“香港影視產業更成熟,更工業化。大部分香港演員拿固定工資,待遇跟內地演員沒法比。就算來到內地拍戲,也要跟公司算分成。”

邵陽透露,近年來港娛大環境下行,“以前優酷、騰訊還會買一些港片,或者聯合制作出品一些新劇,但現在精品港劇相對少了,在平臺能賣得起價錢的劇也少了。”

公司開不起項目,演員自然降低收入,以致一些香港演員轉行當司機、英語老師、高爾夫教練等的消息出來後讓網友唏噓不已。

早年間,片酬的差異和市場的收縮讓不少香港演員選擇北上內地拍戲。然而“水土不服”,加上近年來內地演員市場趨於飽和,衆多港星在內娛舉步維艱。

這個時候,利用觀衆認知度來進行直播帶貨便成了港星們發展事業的第二曲線。曾志偉、王祖藍、鍾麗緹、陳浩民、陳小春等知名演員紛紛入局,今年3月份TVB淘寶直播間內,視帝陳豪攜當家花旦陳敏之同臺帶貨的操作更是一戰成名:累計觀看人次超485萬,淘寶直播賬號“TVB識貨”漲粉10.7萬,全場銷售額突破2350萬元。

苑瓊丹選擇在這個時機入場,似乎頗爲“天時地利人和”。而服務於知名廣告公司藍色光標集團的洪林卻向記者表示,她並不看好苑瓊丹的此番操作:“這很難評,直播帶貨隔行如隔山,我祝她成功吧!”

“直播帶貨看似簡單

實則隔行如隔山”

直播帶貨並不是港星專屬。從第一批喫螃蟹的柳巖、李湘,到已成長爲抖音頭部主播的賈乃亮、黃聖依,再到今年入場小紅書直播間的董潔、伊能靜,現如今明星向直播帶貨領域高歌猛進已是常態。

然而在洪林看來,他們的成功難以複製。

洪林介紹,明星專職帶貨,收入來源於廣告推廣和銷售佣金。前者是直播間品牌露出的廣告費和品牌商品銷售的坑位費,後者是商品銷售的佣金提成。

“一般情況下,演員會和MCN機構簽約,收入按照一定的比例給到公司。具體抽成需要雙方協定,但明星的話語權比較大。”洪林透露:“明星本人主要負責出鏡講解,準備階段的腳本、話術一般會有專業團隊策劃,有些品牌方也會給到指定話術文案。但並不是每個明星上來帶貨就能帶明白的,陳小春、小瀋陽、楊坤都‘翻過車’。”

“苑瓊丹抖音粉絲兩百多萬,爆款條數也不多,本身賬號沒做起來的情況下,貿然入局直播帶貨,不一定會成功。”

而在某MCN機構工作的安琪則說得更直接,“既然苑瓊丹已經宣佈日後要專注直播帶貨,那她大概率會籤一個MCN機構,這個公司專門負責把她的直播項目做起來,籤的合約應該也以GMV (商品交易總額)的提成爲主。”

“但是據我所知,苑瓊丹的帶貨成績其實不太好。之前業內有消息說她短期合作過一個頭部MCN機構,但因爲她不太帶貨,所以沒有續約。”安琪透露:“因爲按照合約,咖位大的演員能拿無責佣金,收入也是明星賺大頭,這種情況下如果賣不出去東西,與其簽約的MCN機構很可能虧損,會選擇不續約。”

據飛瓜數據顯示,在90天內,苑瓊丹帶貨商品數量繁多,種類繁雜,涉及個護家清、食品飲料、家居用品等領域。四場帶貨直播銷售額共計10萬-25萬,客單價僅爲76.5,成績確實不算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苑瓊丹簽約的MCN公司“國廣傳媒”旗下達人寥寥,並未孵化過頭部達人,“造星”能力還有待商榷。因此選擇息影之後,如果直播帶貨無法達到預期,苑瓊丹極有可能面臨進退兩端的尷尬局面——畢竟轉型主播容易,重回演員行業,市場就不一定買賬了。

“長時間直播帶貨後

好的本子不會再選擇你”

盤點各大平臺的知名明星主播,不難發現,他們幾乎半放棄了自己的演員事業,偶爾客串新劇配角有之,但極少再擔綱男一女一角色。

“如果不是單純沒戲演,演員專職直播帶貨在我們看來是一種非常不愛惜羽毛的行爲。”資深製片人宋一直言:“從製片人的角度看,如果這個明星長時間直播帶貨,我們是不願意再用他的,越S級的項目越不願意。”

“因爲主播就是一個站臺的銷售,觀衆需要他誇張的反應,整個人的特質會在直播間暴露無遺。但演員需要一定的神祕感,就像綜藝上多了,觀衆再看他演戲會有點出戲。”宋一說。

因此,宋一奉勸所有上升期演員要眼光長遠一些:“當你還在這個行業裏積累作品的時候,長期直播帶貨是非常損耗你的口碑和精力的。”

而作爲經紀人,在邵陽看來,經紀公司規劃明星參與品牌站臺、推廣、代言等商業行爲稀鬆平常,直播帶貨卻需要慎重考慮。“首先要尊重藝人的意願,很多藝人是不太願意去做這件事情的。帶貨直播非常損耗人的精力,大部分都是 3 個小時起。”

“這只是直播的時間。前期你要熟悉選品、瞭解信息、描述賣點。直播結束以後還要跟直播團隊覆盤數據、賣品和突發性問題。專業的主播不是那麼好做的。”

邵陽還強調,在帶貨直播中,如果某個品牌出現了口碑問題,或者哪句話說錯了,演員就會面臨輿情風險:“在你的直播間裏,你作爲專職的主播,利用平時在演藝事業上積累下來的口碑、名氣和國民度產生了直接的經濟效益,那你同時也要承擔風險。”

“行業裏面哪個團隊又敢用你這個有風險的演員呢?”

除了影響接戲,長期直播帶貨還可能損害藝人的商業價值。就職於知名廣告公司陽獅集團的俞靜佩告訴記者,廣告公司會對明星做背調,判斷其人設調性、帶貨能力、輿情風險等等。明星直播帶貨作爲其長期工作的一環,會被納入背調範圍內評判。

“高端品牌選擇代言人的時候,更看重明星的影響力、高級感,以及明星形象與品牌調性的匹配度。”俞靜佩直白地說:“高端品牌的消費人羣多是精緻、沉穩、追求美的人羣,如果選取形象比較誇張、聲嘶力竭的代言人,會打破自己建立起來的品牌印象,說白了就是這個人看着不高級,跟自己品牌的調性不一樣。”

“有底氣的演員

永遠只佔據行業裏的1%”

既然直播帶貨行業魚龍混雜,風險難評,並不是演員實現長期主義的好途徑,爲何明星們紛紛投身這一賽道?

其實苑瓊丹早已給出了答案:直播帶貨酬勞高,且可以擺脫當演員的不安全感。

在影視產業降本增效的當下,許多演員自降片酬仍然接不到戲;影視劇回報週期過長且有爆雷風險,如今的資本不再傾向於投資影視行業。“不管是在內地還是在香港,演員往往面臨被動選擇,而時運和市場又瞬息萬變,年齡增長還會讓演員戲路逐漸受到限制。”宋一認爲,苑瓊丹口中的“沒有安全感”並不是在誇大其詞。

“能走到塔尖的演員,永遠都只有那一小撮人,而且這一小撮人還在變化。現在火的演員,以後也有可能過氣。能特別有安全感的演員是非常少的,可能只佔這個行業的1%。”

因此,對比周期長、回款慢、不確定性大的影視項目,能快速反饋的直播帶貨對於演員來說有極大的吸引力:“拍戲可能要進組三五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但直播就是一晚上的事。很多演員分階段拿錢,這個片子如果發行不出去或者上映不了,這筆錢他們就永遠拿不到。但直播的商業反饋是很直接的,你當下就可以知道掙了多少錢。”

“一晚上就能撈回來幾十萬,上億銷售額的直播間分成更多。所以像苑瓊丹這樣有點過氣的老演員,想要有收入,但是又沒有合適的戲演了,就需要一個快速變現的方式,直播帶貨恰恰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

然而,每一個岔路口的選擇,往往都被命運標好了價格。“苑瓊丹們”選擇息影進軍直播帶貨賽道,到底是迫於生計的無可奈何,還是爲掙快錢而不惜羽毛,我們不得而知。未來他們會功成名就,還是黯然退場,我們也無法預測。

“夢想還是麪包,‘二選一’的時候,你覺得哪個更重要?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他們只是做了該做的選擇而已。”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