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豐立智能(301368.SZ)、昊志機電(300503.SZ)、橫河精密(300539.SZ)一度20%漲停,步科股份(688160.SH)、三豐智能、通力科技(301255.SZ)一度漲超10%,帶動國內A股市場機器人減速器、伺服電機等概念股上漲。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上市公司財報發現,這些公司並非都與人型機器人直接相關,且規模不大,部分業績承壓。

受工信部2日出臺《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影響,國內人形機器人及相關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股價普漲。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意見”將給人形機器人至少八個高價值的配套細分產業帶來機會。

新政策在中國人形機器人元年指明方向

資本市場的熱度,與“意見”首次給出的中國人形機器人的發展目標和產業發展路徑形成呼應。“意見”認爲,人形機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爲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後的顛覆性產品;並定下目標,到2025年,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實現量產,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

在發展路徑上,“意見”指出要對機器人“大腦”、“小腦”、機器肢、機器體的關鍵技術羣進行攻關;對基礎版整機、功能型整機、傳感器、執行器、控制器、動力能源的重點產品和部組件攻關;拓展場景應用,開展試點示範、加強供需對接、加速成果轉化、完善應用機制。

盧瀚宸認爲,“意見”將給人形機器人中高價值的配套細分產業,包括高性能電機、減速器、高強度絲槓、高算力控制器、各類傳感器(視覺、力覺、觸覺、聽覺等)、靈巧手、高能量密度電池、AI大模型等,帶來機會。

目前,國產工業機器人的零部件仍有部分依賴進口。盧瀚宸認爲,有部分人形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與工業機器人的重疊,比如減速器和部分電機。但是,人形機器人對於傳感器類部件、智能化軟件以及AI大模型的需求更加突出,此外,直線型執行器也在人形機器人率先導入應用。“中國已具備一定產業配套基礎,但需要補足短板,如全身動力學控制算法、高算力控制器、高性能力覺傳感器/觸覺傳感器、高功率密度電機等。”

“雖說人形機器人距離量產尚有一定距離,2023年算是中國人形機器人‘元年’, 超過10家廠商發佈人形機器人相關產品。”在盧瀚宸看來,人形機器人產品在性能成熟達標的前提下,可以應用於千行百業的衆多場景。民生服務和製造領域的需求潛力巨大,但應用還需要時間磨合和持續迭代提升。“人形機器人的落地應用還處於探索階段,第一階段是產品滿足的過程,當人形機器人性能足夠‘類人’或者功能足夠強大,前景將會超過當前所有機器人。”

安信證券3日的研報認爲,9月25日,特斯拉發佈Optimus人形機器人最新進展,視頻中可完成瑜伽動作;9月26日,傅利葉通用人形機器人GR-1開放預售;10月24日,小鵬汽車發佈其首款人形機器人PX5,海內外產業提速。當下屬於人形機器人量產前夜,未來人形機器人有望在民爆和救援等特種領域、3C和汽車等重點製造業領域以及醫療、家政、農業、物流等民生場景率先實現落地應用,建議關注傳感器、執行器、空心杯電機、無框力矩電機、滾珠絲槓、諧波減速器、行星減速器等上市公司,重點關注綠的諧波、柯力傳感。

人形機器人上市公司板塊受關注

第一財經記者留意到,11月3日,減速器、傳感器、伺服電機的上市公司股價普漲,有的公司甚至如前述漲停,但並不是每家都與人形機器人直接相關,且目前這些公司規模尚小,部分業績承壓。

在減速器領域,綠的諧波(688017.SH)今年前三季營收2.54億元、同比減少26.25%,歸母淨利潤7249.96萬元、同比減少43.36%,上半年諧波減速器及金屬部件收入1.53億元、同比下降33.65%。通力科技今年前三季營收3.41億元、同比減少0.68%,歸母淨利潤6269.87萬元、同比減少13.81%,上半年通用減速機收入1.56億元、同比增長0.16%。豐立智能今年前三季營收3.17億元、同比減少9.56%,歸母淨利潤2961萬元,、同比減少30.33%,其諧波減速器新廠區預留四條產線,每條產線年產約3.5萬臺設備。

在傳感器領域,柯力傳感(603662.SH)3日全天漲9.99%至30.05元/股,今年前三季營收8.06億元、同比增長0.44%,歸母淨利潤2.14億元、同比增長8.71%,上半年應變式傳感器收入5.54億元、同比減少4.72%。

在驅動系統、控制系統領域,步科股份今年前三季營收3.67億元、同比減少6.87%,歸母淨利潤4348萬元、同比減少34.37%,上半年在機器人、醫療影像設備行業的收入持續增長。

一位機器人行業的資深觀察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上述幾家核心零部件公司中,綠的諧波可能與人形機器人有一定關係,與客戶有接觸,有些送樣;步科股份是做電機的,預計其無框力矩電機也是會用到的;柯力傳感今年開始在機器人領域做一些佈局,現在還沒有看到確切的動作;其他家可能會沾邊,但目前還沒有太確定的消息。

一些機器人的零部件及材料公司已經公開表示目前尚未與人形機器人有直接聯繫。3日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橫河精密表示,其減速器產品暫未有應用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固高科技(301510.SZ)也表示,其運控技術、產品目前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有一定應用,看好人形機器人系統未來發展前景,會積極跟進,短期看,人形機器人相關事項不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探路者(300005.SZ)在回覆投資者關於其觸控芯片、生物傳感能否用於人形機器人時說,其芯片目前主要應用於觸控筆記本電腦、車載顯示屏、智能手機等領域;星源卓鎂(301398.SZ)表示,目前沒有鎂鋁合金相關產品應用於人形機器人。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