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金融界

中信證券:情緒持續回暖,增配超跌成長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落地,《資本市場投資端改革行動方案》有望出臺,地方化債和地產防風險政策框架已逐步清晰,全球流動性環境明顯改善,市場情緒有所回暖,延續第二階段配置策略,增配前期跌幅較大的科技和醫藥。首先,從制度和政策層面來看,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首提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對發展和防風險做出全面安排,資本市場融資端節奏調整近期已見效果,投資端改革值得期待,長線資金入場規模可期。其次,從兩個關鍵防風險領域的進展來看,10月以來特殊再融資債發行已超萬億,清償欠款行動有望改善企業現金流並刺激信貸,部分一線城市二手房成交有所回暖,但穩地產仍需要政策組合拳繼續加碼。最後,從盈利和市場層面來看,三季報基本確認二季度的盈利增速底,近期全球流動性環境明顯改善,市場交投情緒有所回暖,資金重新轉向交易機構成長股,配置上建議繼續增配前期跌幅較大的科技和醫藥板塊。

海通策略:A股有望迎來年內第二波機會 歲末年初行情可期

借鑑歷史經驗,A股年內至少有2波行情,今年歲末年初行情可期。在A股歷史上哪怕是震盪市或者熊市期間,年度視角下依然存在至少兩次10-15%左右漲幅的上漲機會,例如2011年、2018年和2022年。而反觀今年,截至2023/11/04年內僅有一波行情,包括去年10月底至今年1月底的整體性行情,以及今年2月至5月初的結構性行情,因此,結合歷史規律來看,我們認爲隨着國內宏微觀基本面逐級修復,且在海內外積極因素的催化下,後續A股有望迎來年內第二波機會。此外,當前已至歲末年初時,投資者很關心和期待歲末年初股市的行情。從歷次歲末年初躁動行情回顧來看,歲末年初行情通常每年都有,背後的原因源自於歲末年初往往是重大會議召開時間窗口,同時11月到3月A股基本面數據披露少,開年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相對更高。

申萬宏源策略:國內海外改善共振 支撐A股反彈

國內海外改善共振,A股反彈延續:美聯儲加息結束交易正在發酵。中美經貿關係改善,是美國從供給側抗通脹的關鍵環節,會強化美聯儲加息結束的概率。9月中旬以來,A股和美股相關性提升,美債收益率變化是主要矛盾,美股反彈,A股也可以。國內金融工作會議後,活躍資本市場政策進入落地期,也是支撐A股反彈的邏輯。繼續推薦出口鏈:家電家居、汽車零配件、紡織服裝、工程機械等。中美經貿關係改善 + 美債收益率下行,出口鏈先進製造 + 核心消費等新beta資產也迎來反彈窗口。繼續提示,23Q4是醫藥行情阻力較小的窗口。活躍資本市場政策加速落地,看好中特估和券商的投資機會。中期繼續看好華爲鏈和AI應用海外映射。

廣發策略:中美政策底共振 中資股啓航

迎接中美政策底共振機遇,中資股啓航,港股彈性更高!海外政策底已出現,中美利差收斂與外資回補契機已經到來,A股估值溝壑收斂基本已完成,同時我們今年提出的反脆弱的應對——新投資範式“槓鈴策略”組合的超額收益可能面臨階段性下降。行業配置:A股:1. 中美政策底共振,受益估值修復:非銀金融/創新藥;2. 三季報線索:(1)自由現金流充裕+出清期需求改善:消費電子及上游(被動元件/面板)、裝修建材、半導體(射頻/存儲),(2)率先開啓主動補庫+毛利改善:化纖/白電/紡服。港股:(1)中美利差收縮敏感:醫藥/汽車/港股互聯網;(2)資本開支和庫存低位,收入改善的出清後期品種:消費電子/半導體/地產銷售鏈。

中泰策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資本市場影響深遠 積極把握本輪超跌反彈

我們仍相信經濟向好趨勢總體不變,明確提示短期無需恐慌,在元首會晤預期與平準基金入市預期驅動下的反彈右側已基本確立的基礎上,框架內的中央財政政策超預期發力所透露的政策信號將使得本輪反彈的時間和空間均或將高看一線。本輪反彈的級別或不僅是過去半年以來的階段性新高,亦或是未來半年最重要的行情,建議積極把握本輪反彈的機會,關注超跌中彈性較大的:恒生科技、非銀、新能源等反彈機會。本輪超跌反彈在級別、時間、空間上進一步拓展和上調,建議積極把握。

華西策略:政策效應逐步顯現 A股演繹修復性行情

市場展望:政策效應逐步顯現,A股演繹修復性行情。海外方面,中美關係止跌企穩疊加美債利率高位回落,全球風險偏好階段性上行,同時市場對11月APEC峯會元首會晤抱有期待;國內方面,前期陸續出臺的穩增長和資本市場相關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金融高質量發展”,後續在活躍資本市場領域將有更多增量政策落地,持續改善市場預期。我們認爲本輪A股“市場底”已基本築成,在國內外積極因素催化下,A股有望繼續演繹年底修復性行情。行業配置上:風格方面,存量資金格局下,短期內市場風格不會“大切換”,更多表現爲行業的輪動。配置上低估值紅利作爲壓艙石,同時關注受益於國產替代和需求端回暖催化的華爲產業鏈、估值調整至歷史低位且政策預期改善的醫藥等。

華安策略:內外積極因素增多 反彈可高看一眼

11月第1周市場反彈,投資者對後市預期有所轉變,風險偏好小幅提振。展望後市,積極因素累積延續,A股反彈預計仍將繼續。①國內宏觀政策預期向好,近期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定調偏積極,對市場有望形成內部偏好提振;②外圍風險緩釋,11月美聯儲議息會議維持利率水平不變,符合市場預期,美債利率快速回落,北向資金短期轉爲流入,疊加中美關係有所改善,有助於外部風險偏好抑制的修復;③經濟持續復甦向好不變;④貨幣政策預期延續寬鬆,11月降準可期,降息仍有可能。整體來看,政策預期向好,外圍風險緩釋,基本面復甦改善,預計後市A股反彈仍將持續。

銀河策略:黎明正臨近 修復行情有望開啓

積極因素不斷積累,看好11月的修復行情。隨着基本面回暖+政策利好等積極因素不斷積累,A股市場有望迎來轉機,積極樂觀的看好11月A股行情。具體支撐來自幾個方面:1)國內宏觀政策預期向好,市場對國內中長期的擔憂邊際減緩,建議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預期;2)中美經貿改善預期升溫,外圍風險有望延緩;3)資金方面,貨幣政策延續寬鬆+財政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保持資金面的穩定。具有長期增長動能的行業可創造穩健的業績,好業績是不褪色的投資理念。受益於政策利好+經濟修復利好的板塊是11月配置主要方向。投資策略應當聚焦受益於政策助力板塊裏的低估值價值股+成長型價值股。11月我們建議戰略性佈局消費、科技、券商等板塊裏的價值股。

西部策略:結構慢牛 期待未來新一輪政策窗口期

行業配置:破局之年,尋找共識。2023年傳統行業比較框架失效,“中特估”“AI”等主題投資火熱,本質上與經濟“弱現實”與增量資金不足有關。展望2024年,庫存週期回暖疊加資本開支加碼有望驅動A股分子端重回上行週期(預測24年全A業績同比增速爲6%),疊加上長期機構資金帶來微觀結構改善,市場有望迴歸重視傳統行業比較框架。結構上來看,短期週期業績有望觸底反彈,中期來看成長消費彈性更高。綜合“勝率+賠率+籌碼”框架下進一步篩選,短期來看供給約束下的上游資源行業(有色金屬、石油石化、化工等)是勝率較高的方向,兼具低估值、機構倉位輕的屬性;往後看可以關注與經濟復甦、地產鏈相關的順週期品種(建築、金融、家電、機械等),以及景氣預期改善的半導體、醫藥等。主題方面挖掘產業結構性alpha機會,看好機器人、國家安全(軍工、能源、數字經濟)、半導體與VRAR等方向。

國金策略:勇做“弄潮兒” A股、港股反彈穩了

短短三個交易日美債利率便由4.9%降至最低4.5%水平,降幅明顯超出市場預期。即便當前我們基於美聯儲對長期通脹及利率的預期假設測算出明年10年期美債利率或維持在4%左右,然而,一旦美國降息週期開啓,“短期實際利率”和“通脹預期”均可能面臨明顯下修,衝擊美債利率突破4%關卡加速下行。屆時,美國弱需求亦將驅動美債期限溢價趨於收窄,直到美債信用風險出現爲止。綜上,未來10年美債利率的下行空間或可能持續超出市場預期。A股、港股反彈穩了,甚至可能超預期迎來一波主升浪— —背後是10年期美債利率超預期加速下行,北向資金或趨勢性、明顯迴流。其中,港股彈性更佳,我們應保持階段性樂觀。然而,中長期不看反轉甚至偏向謹慎:一方面,明年海外流動性陷阱或打斷反彈邏輯;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復甦趨勢不明確,甚至或出現“二次探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