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3月底,全市場公募基金已經突破10000只啦!(數據來源:iFinD,2023.3.31),有些投資者好不容易做出了“投資基金”這一重要決定,馬上就面臨一個大難題——怎麼從一萬多隻基金中,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問題很大,解決思路卻不難!

首先明確1個大前提:

自己適合什麼產品?自己的需求如何?

這個前提看似老生常談,但很多投資者最終投資失敗、草草收場,都是因爲在基金投資的起點就忘記了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明確自己的實際需求。

比如,有些投資者手裏的錢明明是短期內需要用的重要資金,不能承受虧損,卻跟風選擇波動較大、風險較高的成長型股票基金;而有些投資者整體資金流動性較寬裕,可以做到持有優質基金較長時間,卻總在基金一出現回撤的時候就馬上贖回離場。

所以,我們在基金投資之前,要認真對待《個人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測評表》中的所有問題,想好自己每一筆基金投資的目標,銘記投資的初心,儘量做到紀律投資,避免人云亦云。

接下來,就是篩選優質基金的幾個標準啦~

上銀基金No.1 繞不過去的“過往業績”

投資基金,不看過往業績是不現實的,因爲過往業績確實能一定程度上體現產品的實力,但不能只看“短期”過往業績。

爲什麼這麼說?

我們以權益類基金爲例,市場風格是在不斷輪動和變換的,短期業績水平展現的只是市場熱點和市場資金短期博弈的結果,無法全面展示基金的長期實力。比如,近期ChatGpt大熱,因此部分數字經濟板塊的主題類基金短期業績可圈可點,與此同時,新能源車賽道遇冷,因此汽車類主題基金短期表現較爲一般。可是,時間拉回到去年,新能源車主題類基金可是很多投資者眼裏的“香餑餑”。

所以,如果是用短期不用的資金進行基金投資,我們建議大家更加關注“中長期業績”,比如近1年、近3年、近5年及以上年份的業績水平,中長期業績更能說明基金在經歷了不同時期、多輪市場輪動後的整體實力。

此外,除了基金的過往收益情況,我們還建議大家綜合考量其波動性、性價比、最大回撤等指標,全面衡量基金的過往表現。

上銀基金NO.2 不得不看的“基金經理”

基金經理是一隻基金的“靈魂人物”,選擇基金經理時需要關注哪些要素?

首先,可以看看基金經理的過往經歷、從業年限、專業背景等基礎信息。

其次,需要關注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投資風格、投資思路、投資方法是否適合,是否匹配自己的投資目標。

另外,也可以適時關注基金經理對近期市場熱點的看法,觀察他們是否能做到“言行一致”。

NO.3 必須瞭解的“投資賽道”

雖然我們一直奉勸投資者不要總是盲目追逐“熱門賽道”,但不得不說,在做夠功課的基礎上,選擇處於優質賽道上的優質基金進行長期持有,可以很大程度提升基金持有體驗。

什麼樣的賽道是較爲優質的呢?

大家可以多關注各類重大政策的頒佈,比如,近幾個月來數字經濟賽道表現活躍,這或許就和今年以來發布的數字經濟相關政策息息相關。

大家也可以關注近期的熱點事件,比如ChatGpt頻上熱搜,這也是近期AI、信息類賽道表現強勢的原因。

最後,還有一些賽道具備“長坡厚雪”屬性,比如消費類、金融類等賽道,也值得大家多做功課。

溫馨提示

大家如果實在對某些基金舉棋不定,可以把基金先加入“自選”,觀察一下它們的表現再審慎決定要不要進行投資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