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因爲鐵拳太溫柔,違法成本太低,夢潔股份前後兩任實控人居然前赴後繼上演了罕見的違法“接力賽”。

1、新實控人或涉非法集資

2022年12月,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夢潔股份時任實控人姜天武夥同其管理團隊,通過員工、供應商等渠道,從2021年到2022年佔用公司資金超1.3億元。姜天武被處以130萬元罰款,不到其佔用資金的百分之一。

不過,目前姜天武已經不是公司實控人。去年8月,其與多位股東以3.85億元將部分股權轉讓給金森新能源並放棄表決權,由此,金森新能源大股東李富國繼位成爲新實控人。

令人震驚的是,上任才一年,李富國可能也將淪爲違法犯罪分子。11月6日晚間,夢潔股份公告李富國因爲信披違規被立案。目前來看,李富國的情況可能比姜天武嚴重得多。

經查,李國富於2022年6月21日與劉必安簽署《代持股協議書》,協議書載明劉必安委託李國富持有金森新能源股權,委託持股比例爲42.62%。即金森新能源的實際出資人、實際控制人爲劉必安,金森新能源收購夢潔股份股權的資金來源也是主要來自劉必安的安排。

而這位劉必安是中戰華信集團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今年8月5日,長沙市公安局開福分局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警情通報稱:“8月3日,長沙市公安局開福分局依法對中戰華信集團有限公司在湘子公司非法集資行爲立案偵查。經查,中戰華信集團有限公司在湘子公司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衆非法吸收資金,數額巨大。”

簡單梳理,助力李富國獲得夢潔股份控制權的背後“金主”是一家名爲中戰華信集團的公司,這家公司從事非法集資,目前已經暴雷。

那麼,李富國長期隱瞞,顯然存在不可告人的目的。近三十億市值、三萬多戶股民的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就這樣落到了非法集資組織的手裏,您敢往深了想嗎

本應帶領上市公司發展的實控人一次次淪爲掏空上市公司的違法分子。夢潔股份這家上市公司,怎麼就成爲違法犯罪分子眼中的肥肉?換走姜總來了李總,爲何換湯不換藥?古人云,“小洞不補,大洞尺五”。我們不妨想一想,如果當初監管層對姜天武能重拳出擊,今天李富國怎麼敢鋌而走險?

2、新老實控人“內鬥”白熱化

夢潔股份新老兩屆實控人都走上了違法道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目前這兩屆實控人內鬥激烈,正應了“同行是冤家”的話。

夢潔股份是一家從事家紡生產的企業,公司的主營業務爲高端牀上用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以及高品質的家居生活服務。

儘管完成新舊實控人交接,但姜天武曾與金森新能源約定,股權和表決權過戶後,仍由姜天武擔任夢潔股份董事長,任職時間不短於2年,直至家紡業務扣非淨利潤佔公司總扣非淨利潤的比重低於50%時,才能卸任。姜天武還承諾,任職董事長期間夢潔股份扣非淨利潤不虧損。

不過,2022年,夢潔股份依然淨虧損4.48億元。

金森新能源方面的董事陳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指出,2022年在同行業公司均實現盈利的情況下,在協議約定姜天武擔任董事長期間保證家紡業務不虧損的情況下,夢潔股份出現鉅額虧損,公司給不出合理的解釋。

今年10月27日,夢潔股份披露三季報,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爲4.63億元和1002.82萬元,同比增長4.83%、118.33%。

然而,三季報發佈前一天,董事會召開會議,金森新能源方面的董事陳潔、羅庚寶公開“發難”,表示質疑財報真實性。深交所則於11月1日下發關注函,要求夢潔股份說明情況。

本文首發於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